文档详情

第6讲高校教学活动的过程.ppt

发布:2017-04-24约4.17千字共8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 高校教学活动的内涵与特征 二 高校教学活动的规律和原则 三 高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 四 教学活动的基本策略;;;;(二)教学活动的本质特点(※) 1.从教学活动的目的来说具有教育性的特点 2.从教学活动的内容来说具有发展性的特点 3.从教学活动的过程来说具有真实性的特点 4.从教学活动的方式来说具有互动性的特点;;1. 高校教学活动“中间过渡性”由高校教学对象 亦即高校教学过程的认识主体——大学生的 心理特征所决定。 2. 高校教学活动“中间过渡性”由高校教学自身 的内在价值和独特功能所决定。 3. 高校教学活动“中间过渡性”由高校教学的认 识客体——教学内容的特点所决定。 ;(四)教学是高校教育工作的 中心环节(补充);学校的特点:学校是传递文化科学知识、培养人才的专门场所。;;2. 怎样体现出以教??为主;(3) 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备课、上课、听课、辅导、作业、考试、教研、进修、低职高聘等制度); 4.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专业、课程、实验室、实训基地、师资队伍等建设); (五)高校教学的任务;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 加德纳的智力多元论 1.语言智力:说话、阅读、书写的能力 2.数理智力:数学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 3.空间智力: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 4.音乐智力:辨别声音与韵律表达的能力 5.运动智力:支配肢体以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 6.社交智力:与人交往且和睦相处的能力 7.自知智力: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 ; ; ; 3.促进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社会主义道德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二、高校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原则; 2.教学发展性规律; 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相结合的规律  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相结合的规律  ……; (二)高校教学活动的原则(※); ; 直观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可接受性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  (三)高校教学活动的方法;1.按学生知识的来源和认识活动的 性质来分: (1)语言类: 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 特点:能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的知识。是教学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类方法。;; (3)实践类: 自学指导法、练习法、实习法、 实验法。 特点:学生不仅动脑、动口,而且动手。目的是形成学生技能技巧,发展智力。;(5)研究类: 发现法、研究性学习等。; ;接受学习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书指导法—自学法 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 发现法—独立探究法—研究法;三、高校教学活及基本环节(※);(一)教学准备阶段 1.“你从哪里出发?” 主要是确认师生的原有基础,解决教学活动的起点问题。 它含有五个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部分:教师对自己的认知、教师对学生原有水平的认知、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分析。;2.“你要到哪里去?” 主要是解决教学活动的目标和教学活动主体性问题。 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主体:学生;3.“你如何到达你想去的地方?” 主要是解决教学活动的技术、方法和情境的问题。 4.“你怎么知道是否到达你想要到达的 地方?” 主要是解决教学活动效果的评价问题。评价方式有两个维度: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 ;(二)实施调控阶段 在实施调控阶段,教师的任务主要是组织一系列教学策略,使准备阶段的设计工作得以贯彻。 (三)反馈评价阶段 它与教学活动的评价相互配合,是对教学教学活动效果的检验。教学信息反馈的方式可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进行选择,一般来说,常用的有练习、提问、测试、考核等几种。;(四)反思总结阶段 通过反思,一方面可以凸显教学的专业自主性,另一方面可以把关于教学活动的理性认识和现实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反思主要是为了解决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 课堂教学 实验课的教学 校外参观见习 实习 毕业设计(论文);(一)课堂教学; ; ; 三备: (1)备教材。三个阶段: 懂、透、化。 (2)备学生。 (3)备方法。 二写: (1)写教学进度计划(教学日历) (2)写课时计划(教案);;;;教学目的明 教学内容正确 讲解清楚准确 教学方法灵活 教学重点突出 教学难点突破 师生作用发挥 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