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级财务管理》教案 第五章长期筹资(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财务管理专业初、中级财务管理教案
第五章长期筹资(Ⅰ)
§5-1 企业筹资概述
一、企业筹资的概念
企业筹资是指企业由于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和调整资本结构等活动对资金的需要,采取适当的方式,获取所需资金的一种行为。
筹资的目的:
(满足生产经营、对外投资的需要(直接增加企业资产总额和筹资总额)
(满足资本结构调整的需要(指企业为了降低筹资风险,而对资本与负债间比例关系进行调整。)
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把握企业何时需要资金、需要多少资金、以何种合理的方式取得资金。
二、筹集资金的种类
1、按筹集资金的性质分类:股权资本、负债资本。
股权资本:资金成本高,在企业生产经营期内除依法转让外,一般不得抽回,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负债资本:资金成本低,到期偿还,无权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2、按筹集资金期限分类:长期资金、短期资金。
3、按筹资活动是否通过金融机构分类:直接筹资、间接筹资。
区别:
⑴筹资范围不同。直接筹资有广阔的领域,可利用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比较多。而间接筹资的范围相对较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比较少。
⑵筹资效率和筹资费用不同。直接筹资筹资效率低、筹资费用高。间接筹资筹资效率高、筹资费用低。
⑶筹资效应不同。直接筹资可使企业最大限度的筹集社会资本,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资信度,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而间接筹资有时主要是为了适应企业资本周转的需要。
三、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
三、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
四、企业筹资的基本原则
合理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
效益性原则
优化资金结构原则
§5-2 长期借款
一、长期借款的概念和种类
(一)长期借款的概念
企业向银行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和其他单位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借款。主要用于购建固定资产和满足长期资金占用的需要。
(二)长期借款的种类
二、长期借款的程序
(一)企业申请贷款一般应具备的条件
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有法人资格;
经营方向和业务范围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借款用途属于银行贷款办法规定的范围;
借款企业具有一定的物资和财产保证,担保单位具有相应的经济实力;
具有偿还贷款的能力;
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制度健全,资金使用效益及企业经济效益良好;
在银行设有帐户,办理结算。
(二)长期借款的程序
1.企业提出借款申请
2.银行进行审查
3.签订借款合同
4.企业取得借款
5.企业归还借款
三、长期借款合同保护性条款
1.一般保护性条款:包括对借款企业流动资产持有量的规定,对现金股利支付的限制,限制其他长期债务的发生。
2.例行性保护条款:借款企业必须定期向银行提交财务报表,不准在正常情况下出售较多的资产(固定),不得为其他单位或个人提供担保,禁止应收帐款的转让。
3.特殊性保护条款:包括贷款专用,不准企业过多地对外投资,限制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支出。
四、银行借款的信用条件
1.补偿性余额
补偿性余额是银行要求借款企业在银行中保留一定数额的存款余额,约为借款额的10%-20%,其目的是降低银行贷款风险,但对借款企业来说,加重了利息负担。
2.信贷额度
信贷额度是借款企业与银行在协议中规定的借款最高限额。
(1)在信贷额度内,企业可以随时按需要支用借款。
(2)但如协议是非正式的,则银行并无必须按最高借款限额保证贷款的法律义务。
3.周转信贷协议
周转信贷协议是银行具有法律义务地承诺提供不超过某一最高限额的贷款协议。
企业享用周转信贷协议,要对贷款限额中的未使用部分付给银行一笔承诺费。
五、长期借款利率的选择
长期借款一般期限长、风险大、利率高
长期借款的利率可采用固定利率、浮定利率
注意: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的区别
六、长期借款偿还
1、偿还方式:
a.到期一次偿还本息,且按复利计算;
b.定期付息、到期一次偿还本金;
c.每期偿还小额本金及利息,到期偿还大额本金;
d.定期等额偿还本利和
六、长期借款偿还
2、财务上应做好几方面工作:
A、合理选择还款方式(预算)
B、做好还款的规划(借新还旧,偿债基金等)
C、提出应急措施
七、银行借款的优缺点
1.优点
(1)筹资速度快。
(2)筹资成本低。
(3)借款灵活性大。
2.缺点
(1)筹资数额往往不可能很多。
(2)银行会提出对企业不利的限制条款。
例:
1、某企业按年利率10%向银行借款20万元,银行要求保留20%的补偿性余额。那么,企业该项借款的实际利率是多少?
2、某企业与银行商定的周转信贷额为200万元,承诺费率为0.5%,借款企业年度内使用了120万元,那么,借款企业向银行支付承诺费多少元。
例:各种偿还方式的比较
3、某企业从银行借入五年期的借款100万元,借款年利率为8%。
(1)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按复利计算。
(2)定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