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课标要求]
(1)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2)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3)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4)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诗歌、小说与戏剧;现实主义文学大扫描;拜伦和雪莱有什么相似的经历?文风有什么不同?
相同点:
(1)相似经历:两人都出生于英国贵族家庭且教育背景良好,而且又都因为写作反当局、反宗教的作品为权贵所不容,因此不得不先后流亡异国;(2)都是浪漫主义诗人,作品以渴望斗争、面向未来、崇尚自由和解放的精神为思想特征;(3)都积极参加欧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把诗歌的创作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
不同点:
拜伦的作品时常流露出忧郁的情绪,(课文关于二人的插图也反映不同的性格特征,拜伦更具有忧郁的气质)他笔下的英雄形象总是高傲、孤独的叛逆者,他们愤世嫉俗而又孤僻冷漠、坚定无畏而又阴沉冷酷(拜伦式的英雄),表现作者对罪恶社会的深刻憎恨和坚定反抗,也表现了脱离群众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孤立和忧郁。
雪莱的作品则体现了热情洋溢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的诗中充满幻想和憧憬,对未来充满希望。;传统戏剧
情节:有完整复杂的戏剧情节。环境:典型、多样的活动场景。
结构:完整的戏剧模式和表演程式。
戏剧冲突:有人物之间的性格冲突或其他方面的矛盾冲突。
人物:有丰满突出的人物形象,具有典型性。
语言:有明朗生动、富有表现力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主题:集中反映社会生活,揭示尖锐的矛盾斗争。
;荒诞派戏剧的特点:
情节:没有完整复杂的故事情节,只有欠缺逻辑的剧情。
环境:单调、简单、重复的场景,凋敝的舞台形象。
结构:散漫、支离破碎、无章片断的连缀,没有完整的结构程式。
戏剧冲突:没有鲜明的戏剧冲突和社会矛盾斗争。
人物:性格模糊,身份不清,动作机械,语无伦次,没有鲜明的人物形象。
语言:没有合乎逻辑的对话,一种支离破碎的戏剧语言。
主题:含有很大的隐喻性,强调象征意义;不关心是否具有现实生活的真实;突出“荒诞意识”,揭示社会现实。; 1969年贝克特因这部剧作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时的评语是:“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
戏剧,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
请思考:什么是荒诞剧?为什么主题为人生
无意义的荒诞剧却能“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
到振奋”?;参考答案;1、下列关于浪漫主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兴起于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中叶
B、其代表人物主要有雪莱、拜伦等
C、产生的背景主要是革命和改革人们对现实的不满
D、《人间喜剧》是典型的浪漫主义作品
2、希腊的国哀日主要是纪念
A、拜伦 B、雪莱 C、巴尔扎克 D、托尔斯泰;3、下列人物属于浪漫主义诗人代表的是
A、拜伦 B、贝多芬
C、巴尔扎克 D、托尔斯泰
4、声称“拿破仑用剑没有完成的,我用笔完成的”法国文学家是
A、拜伦 B、雪莱
C、巴尔扎克 D、托尔斯泰;5.被称为“资本主义社会百科全书”的作品是
A、《西风颂》
B、《唐璜》
C《战争与和平》
D、《人间喜剧》
;6、雪莱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
A、《西风颂》 B、《唐璜》
C《战争与和平》 D、《人间喜剧》
7、托尔斯泰是世纪公认的大文豪,他的代表作是
A、《西风颂》 B、《唐璜》
C《战争与和平》 D、《人间喜剧》
;
8 在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都反传统的文学流派是
A、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
C、现实主义 D、荒诞派;9、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文学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人们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B、资本家对工人的奴役
C、欧洲的革命与改革成功后的社会现状 D、资产阶级的残酷统治
10、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浪漫主义诗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拜伦和雪莱 B、拜伦和巴尔扎克
C、雪莱和贝克特 D、托尔斯泰和巴尔扎克
11、欧洲浪漫主义诗篇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专制
B、有力地支持了法国大革命后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C、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
D、体现了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12、下列对《人间喜剧》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③激烈抨击封建专制的罪恶④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