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基层党校思政工作实效性的思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增强基层党校思政工作实效性的思考
摘要:党校是轮训和培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理论的重要阵地和干部增强党性锻炼的熔炉。基层党校{县(市)委党校}主要轮训副乡科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基层党员干部。要促进基层党建,充分发挥党校的培训功能,必须充分认清基层党校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制度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培训效果,提升办学能力。
关键词:基层党校;实效性;增强办学质量;改革新措施;建设新平台
引言
中国共产党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各级党委要把党校办成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阵地,使之成为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县(市)委党校主要轮训副乡科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基层党员干部。
一、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上存在的问题、误区和难点分析
(一)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有淡化现象。党的每一代领导人,都从不同角度论述过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建设等其他各项工作,二者只能是水涨船高、相辅相承的关系,而不应该是此消彼长,你强我弱。但在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总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时紧时松”,“春”“冬”反复的现象。一些领导干部甚至是负责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干部也认为思想政治工作“过时”、“无用”,认为大环境难改变、新情况以难适应,政绩难显现,群众难认同等,从而淡化思想政治工作。
(二)思想政治工作普遍存在针对性不强的问题。缺乏对新形势、新问题、新热点的深入思考,缺乏对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思想实际的准确把握和了解,思想政治工作拘泥于传统的方式方法,凭经验办事,时代性不强、创造性不足,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性把握不准,与实际结合和机制方法创新上研究不足,从而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或者针对性不强。
(三)理论学习缺乏与实践的对接。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例如,国企改革中出现的困难状况,下岗职工就业难,企业经营的不稳定,使一些群众精神苦闷、压抑;住房、教育、医疗等改革的深入,使职工个人义务和责任加大,一些群众在思想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产生困惑等等。面对这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增加理论学习的深入性、针对性和现实性,以解决基层党员干部思想上存在的问题。
二、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客观要求
(一)只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才能对症下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如果思想政治工作不加强针对性,凭主观臆断想当然地开展工作,或者采取“唯上、唯书”而不“唯实”的态度和方法去开展工作,势必使思想政治工作流于形式,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从而影响或淡化思想政治工作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给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了不应有的危害,给企业带来不应有的
(二)只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才能防微杜渐,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性和预防性。思想政治工作没有针对性,就没有一个明确的工作目标,就不能有效地解决现存的实际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性和预防性就无从谈起,就成了一句停留在口号层面上的空话套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就大打折扣,就不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把事故消灭在初始环节,并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失。
(三)只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才能收到实效性。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万金油”,不是抽象空洞的说教,也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其主要作用是“坚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舆论保证”。要真正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实处,收到实效,帮助职工群众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必须针对人们的思想实际,针对社会上存在的社会心理和思想潮流,针对改革中出现的人们普遍关心和关注的热点问题等实际,把握新的历史时期人们思想上的新特点,新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避免方向不明、思路不清的被动局面,避免经验型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和套路,避免事务主义倾向,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从经验走向科学。
三、关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思考
(一)一定要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革时期,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不仅许多职工群众,就连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积极变化的同时,也出现种种思想问题:个别党员干部动摇了自己的理想,有的政治意识、党性观念、奉献精神淡化;有的滋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