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3)教学教学实录 岳麓版选修4.docx

发布:2025-04-05约3.94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3)教学教学实录岳麓版选修4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地质之光”李四光为主题,结合岳麓版选修4教材,通过深入剖析李四光在地质科学领域的杰出贡献,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家的创新精神与民族使命感。课程设计注重史论结合,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思维,探究地质科学的演变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历史责任感。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历史解释能力,通过分析李四光地质科学的成就,理解科学家的创新思维和实践精神。提升历史思辨能力,探讨地质科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增强文化理解,认识地质科学在推动科技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尊重和追求。

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的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科学家的生平和成就有一定了解。在知识层面,学生能够识别历史事件和人物,但对地质科学发展的细节和影响理解较浅。能力方面,学生具备基本的历史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但在深入探究科学家个人贡献与历史背景的联系时,存在一定的困难。素质上,学生对科学探索和民族自豪感有一定认识,但科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有待提高。行为习惯上,学生普遍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但对课堂提问的回应可能不够深入。这些学情特点对课程学习产生的影响包括: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的深入讲解,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思考;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岳麓版选修4教材,以便查阅相关历史背景和人物介绍。

2.辅助材料:准备李四光相关图片、地质学发展历史图表、科学实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

3.教学课件:制作包含课程重点、难点和互动环节的PPT,辅助教学过程。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方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确保教室光线充足,投影设备正常工作。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地质科学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地球的构成吗?地质科学对我们了解地球有什么帮助?”

展示一些关于地质地貌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地质科学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地质科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地质科学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地质科学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地质科学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详细介绍地质科学的组成部分或领域,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地质科学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地质科学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地质科学案例进行分析,如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石油资源的勘探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地质科学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地质科学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地质科学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如“地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地质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质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地质科学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地质科学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地质科学。

7.课后作业(5分钟)

目标:巩固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过程: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撰写一篇关于地质科学在某一方面应用的短文或报告,如“地质科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案例,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和描述地质科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方法,了解地质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如岩石、矿物、地层等,以及地质作用和地质事件的基本原理。

2.历史意识:学生对地质科学的历史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理解了地质科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特别是对资源勘探、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等方面的重要性。

3.分析能力:学生在案例分析环节中,能够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