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3.2.1《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化学.docx
化学:3.2.1《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化学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化学:3.2.1《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化学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新人教版必修2化学第三章第二节第1课时《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本节课将介绍石油和煤这两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及它们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包括乙烯和苯这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的来源、性质和用途。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石油和煤的简单知识,了解了它们作为燃料的基本性质。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深入探讨石油和煤在化工产业中的重要性,以及乙烯和苯这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的化学性质和用途,为后续学习有机化学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实验和讨论,理解石油和煤的化工原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2.增强学生的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思维方式,学会从分子层面理解乙烯和苯的化学性质。
3.提高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感,认识到化工产业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知识层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掌握了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在能力方面,学生已经能够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操作,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能力。在素质方面,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然而,学生在学习习惯上可能存在依赖性强、主动探究不足的问题。他们可能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而非主动探索。此外,对于抽象的化学概念和复杂的化学反应,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难以理解。
在学习本节课内容时,学生的已有知识能够为理解石油和煤的化工原料打下基础,但可能对乙烯和苯的具体化学性质和实际应用不够熟悉。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将对课程学习产生重要影响,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实验探究中,以加深对化工原料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新人教版必修2化学教材。
2.辅助材料:收集石油、煤、乙烯和苯的图片、化工生产流程图、相关视频资料。
3.实验器材:准备实验所需的试管、酒精灯、实验药品(如乙烯、苯等),并确保安全使用。
4.教室布置:将教室分为实验操作区和讨论区,确保学生能够方便地进行实验和交流。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以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制品为例,提问:“大家知道塑料是从哪里来的吗?”引发学生对化工原料的思考。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初中阶段学习的石油和煤的基本知识,为学生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石油和煤的化工原料的来源、性质及其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乙烯和苯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举例说明:通过展示乙烯和苯的化工产品实例,如聚乙烯、聚苯乙烯等,帮助学生理解这两种原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互动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石油和煤的化工原料的提取过程,以及乙烯和苯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简单的乙烯和苯的实验,观察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并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指导: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实验的安全和有效性。
4.总结提升(约10分钟)
-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乙烯和苯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体会,巩固学习成果。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撰写一篇关于乙烯和苯的应用研究报告,加深对化工原料的理解。
6.课堂反馈(约5分钟)
-学生反馈:教师通过提问或小测验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师反馈:针对学生的反馈,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石油和煤的化工产业链:介绍石油和煤在化工产业中的完整转化过程,包括炼油、裂解、催化等工艺,以及生成的各种化工产品。
-乙烯和苯的下游产品:详细列举乙烯和苯的下游产品,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苯乙烯等,以及它们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
-化工行业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探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如废气、废水的处理,以及绿色化学的概念和实践。
-实际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典型的化工企业案例,了解化工原料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和挑战。
2.拓展建议:
-阅读相关科普书籍:推荐学生阅读关于化学工业的科普书籍,如《化学与工业》、《化工之魅》等,以增强对化工行业的认识。
-参观化工企业: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或课外时间参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