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光现象(-17课时的导学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光现象
第1课时光的传播
学习目标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 m/s.
学习重点:光的直线传播.
学习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学习方法: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
实验用具:
演示用:激光演示器、盛有水的水槽、手电筒、白炽台灯、棱镜、带狭缝的屏、白屏
学习过程
一、设疑,引入新课
1、我们为什么能看见物体?并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2、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3、人的影子为什么早晚长中午短呢?
4、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用什么办法才能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呢?
5、神话中传说王母娘娘拆散了牛郎和织女的幸福家庭,他们化作天上的两颗星,只能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渡过银河相会一次,他们能否每年相会一次呢?
二、活动与思考
让每位学生用手影来做出各种动物的影子。你想知道它们是怎校形成的吗?
三、如何观察物体并对物体定位呢?
问题1:你知道什么是光源吗?
光源:
问题2:你能举出光源的几个实例吗?
自然光源: 人造光源:
想一想:月亮是光源吗?
想一想:人的眼睛如何才能观察到物体?
四、探究:光是如何传播的?
[演示1]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空气中,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演示2]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
结论:
思考:观察树林中的光:它说明了什么?
(一)物体的定位
议一议:人的眼睛是如何对物体进行定位的?
(二)光线
问:如何表示光线?什么是光束?
光线:
光束:
想一想:光线是客观存在的吗?如何画点光源的光线和平行光源的光线?
思考:举出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举例.
五、看看想想: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1、影子的形成:画出光路图
影的形成:
2、日食、月食的成因
演示:用三球仪演示日食、月食的形成.
解释:日食、月食的成因.
3、小孔成像:画出小孔成像光路图
六、学与练
1、阅读材料“科学世界 我们看到古老的光”,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①“光年”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
②牛郎星和织女星的距离是多少km?
③牛郎和织女能每年相会一次吗?
2、思考与讨论:如何用激光测距离?你能不能想一个办法来估测发生雷电的地方离你有多远吗?
3、计算:一束光从地球射向月球地上的反射器,经反射器返回激光发射场,所需时间为2.54秒,那么地球距月球多少米?
4、如下左图所示,L是一块上有两个小孔的挡板,在挡板的右方有一个点光源S,AB、CD是从小孔中射过来的两条光线,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确定出光源S的位置,并画图说明。
5、下右图是一居室的示意图,AB是窗口,C是一个点光源,用作图法画出在室内的观察者能看到点光源C的空间范围。
6.小刚同学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
(1)小刚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
像的高度h/m 1.0 2.0 3.0 4.0 5.0 像到小孔的距离s/m 2.0 4.0 6.0 8.0 10.0 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中画出h与s的关系的图象;
(2)从图象中看出h与s的关系为:___________;
(3)小刚知道树阴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他测出了光斑的直径为7.0 cm,光斑到小孔的距离为7.5 m,从书上查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5×1011m,由此可以估算太阳的直径为_______m。
第2课时 光的反射
学习目标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学习重点: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
学习难点: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学习方法:探究法、实验法、讲练法、归纳法.
演示用:氦氖激光器、刻度尺、手电筒、水、盆、光的反射演示装置图、平面镜、玻璃片、投影片.
学生用:手电筒(玻璃上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