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悬置计算方法.xls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常规悬置计算
新型并联车悬置计算
W1=
N
W2=
W3
L1=
L2=
L3=
L4=
L5=
L6=
L7=
m
F1=
F2=
F1+F2=
W1*L1=
W3*L4=
发动机总质量,含冷却液与机油
离合器总质量
离合器后面的总质量,含变速器,分离装置,发电机,连接盘
计算公式
F1+F2=W1+W2+W3
公式1
公式2
公式3,假如不用变速器辅助支承,计算出来大于1200N.m则需要加支承
说明:F1--前支承支反力,F2--后支承合成支反力
计算结果:
F2*L3=W1*L1+W2*(L6+L5+L2)+W3*L4
N.m
W2*(L6+L5+L2)=
MX=F2*L5-W3*(L6+L7)
MX=
结果表明需要加变速器辅助支承
悬置系统传递率T=10%
rpm
个
属于百分比
发动机怠速n
气缸数i
发动机外激干扰频率F=ni/120
Hz
前悬置软垫载荷F1/2=
后悬置软垫载荷F2/2=
F2*L3=W1*L1+W2*(L6+L5+L2)+W3*L4
说明:F1--前支承支反力,F2--后支承合成支反力
悬置系统传递率T=10%
属于百分比
离合器总质量60Kg
发动机总质量770Kg+含冷却液30Kg+机油20Kg
变速器总质量240Kg+齿轮油13L(11Kg)
mm
公式1
MX=F2*L5-W3*(L6+L7)
公式3,假如不用变速器辅助支承,计算出来大于1200N.m则需要加支承
计算结果:
F1+F2=
F2=
F1=
MX=
小于1200N.m,表明不需要加变速器辅助支承。
个
发动机外激干扰频率F=ni/120
单前悬置软垫载荷P1=F1/2=
单后悬置软垫载荷P2=F2/2=
悬置系统的自振频率Fm=SQRT(F2*T/(1+T))
悬置软垫静变形量S=9.8*25.4/Fm2
mm
前悬置软垫静刚度Kf=P1/S
N/mm
后悬置软垫静刚度Kr=P2/S
动静刚度比为1.2-1.6,取1.3
后悬置软垫动刚度Kr`=1.3Kr
发动机质心高度
变速器质心高度
支承点半水平距离
支承点低曲轴中心
h1
B
h2
A1
弹性中心高度
mm
弹性中心到支点连线的仰角
A=((We*h1+Wt*h2)/(We+Wt))+A1
We
W1
L1
L2
L3
L4
L5
L6
L7
N
W2=Wt
rad
θ
垂直方向的刚度值(90°状态)
°
前悬置安装仰角45°
角度与rad转换
由W1与W2合成
N/mm
前悬置软垫动刚度Kf`=1.3Kf
α=arctan(A/B)
k0=tanθ/tan(θ-α)
kp=kf`/2(sin2θ+cos2(θ/k0))
ks=kp/k0
cos2(θ/k0)
cos2θ
压缩刚度与剪切刚度之比
前软垫的垂直刚度
前软垫的剪切刚度
前软垫的侧向刚度
sin2θ
KL=2(Kp*cos2θ+Ks*sin2θ)
公式2
8036.00
588.00
2460.00
.34
.75
.87
1.30
.12
.06
.43
150.00
3.30
305.50
86.00
8624.00
45.00
.79
3.14
180.00
11084.00
2760.37
547.13
3190.62
7469.10
3614.90
469.36
.10
620.00
6.00
31.00
120.00
1807.45
2.00
3734.55
2.00
9.35
1.00
2.85
9.80
25.40
634.36
1310.72
1.30
824.67
1703.93
226.64
.64
6.75
.72
.86
260.58
2.00
38.62
.28
199.75
2.00
8330.00
8330.00
588.00
5684.00
.35
.76
.83
1.49
.08
.05
.61
14602.00
2948.82
517.44
8491.90
14407.42
194.58
-2693.62
.10
650.00
6.00
32.50
120.00
97.29
2.00
7203.71
2.0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