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教案严红丽滁州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信道.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案
第章 本章重点
1、;
2、;
本章难点
1、;
教学方法
要讲解透彻授课内容
任何一个通信系统从大的方向均可视为由发送端、信道、接收端三大部分组成。因此信道是通信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信道的特性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总特性。本章着重信道的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并介绍信道加性噪声的一般特性及信道容量的概念。
4.1 信道定义与分类
侠义信道是以传输媒质为基础的信号通道。分有线信道(如电缆、光缆等)和无线信道(地波传播、短波电离层反射、微波中继、卫星通信等)。
为了研究的需要,将有关转换设备一并划入狭义信道,称为广义信道。
广义信道:除传输媒质外,还包括有关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天线、Modem等。
广义信道按照它包括的功能,可以划分为调制信道和编码信道。如图。
调制信道研究的着眼点调制器输出和解调器的输入 ;编码信道研究的着眼点只关心编码和译码(数字通信系统)
4.2 信道数学模型
一、调制信道模型
在具有调制解调过程的任何一种通信方式中,已调信号离开调制器便进入调制信道,对于Modem而言,通常可以不管调制信号包括什么样的转换器,也不管选用了什么样的传输媒质,以及发生了怎样的传输过程,研究的着眼点只关心已调信号通过调制信道的最终结果,即只关心调制信道输入/输出信号的关系。
因此把调制信道概括成一个模型是可能的。
通过对调制信道进行大量考察之后,发现有如下主要特性:
① 有一对(或多对)输入端,则必然有一对(或多对)输出端;
② 绝大多数的信道都是线性的,满足叠加定理;
③ 信号通过信道有迟延时间;
④ 信号通过信道有损耗;
⑤ 无信号输入信道时,仍有(可能)一定的功率输出(噪声)。
由此看来,可用一个二端对(或多端对)的时变线性网络去代替调制信道,这个网络称作调制信道模型(图示)。
对于二端对网络:
输入的已调信号, 信道输出波形,信道噪声(干扰)(加性干扰);
~ 表示信道对信号的影响(变换)的某种函数关系。
寻找到这种函数关系是
对的一种乘性干扰。
可以写成:所以信道对信号的影响有两点:乘性干扰和加性干扰。
如果了解的特性,信道对信号的特性就能搞清楚。
二、编码信道
编码信道对信号的影响是一种数字序列的变换,即把一种数字序列变成另一种数字序列。调制信道对信号影响使发生模拟性变化,称模拟信道。
编码信道称数字信道,它将调制信道包含在内。乘性干扰、加性干扰越严重,输出的数字序列出错概率越大。
编码信道可用信道转移概率(条件概率)来描述。
图示二进制无记忆信道模型
编码信道包含调制信道,且特性密切依赖于调制信道。
下面进一步讨论调制信道。分为恒参信道和随参信道。
4.3 恒参信道举例
一、有线电信道
(1) 架空明线(边远乡村的电话线);(2) 对称电缆;(3) 同轴电缆
二、光纤信道
以光导纤维为传输媒质 ~ 光缆
三、无线电信道视距中继
四、卫星中继通信
4.4 恒参信道的特性及对信号的影响
一、传输特性与不失真条件
恒参信道是指乘性干扰基本不随时间变化的信道。因此恒参信道可等效为一个线性时不变网络,其传输特性可用幅频特性,相频特性共同描述。
幅频特性:, 相频特性:
我们希望信号经过信道后不产生失真,则希望满足不失真条件:
常采用:
引入群延迟—频率特性,定义为相位—频率特性的导数:
可见若呈线性关系,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这时信号的不同频率成分将有相同的时延,因而信号经过该信道传输后,将不发生失真。
理想的相位 ~ 频率,群延迟 ~ 频率特性图:
因为人的耳朵对相频不太敏感,
可不考虑相频影响,仅考虑幅频特性:
,见图示。
二、两种失真及影响
实际信道特性不理想,必然对信号产生两种失真:
(1) 幅频失真是指信号中不同频率的分量分别受到信道不同的衰减。它对模拟信道影响较大(如模拟电话信道),导致信号波形畸变,输出信噪比下降。
(2) 相频失真(或群延迟失真)是指信号中不同频率分量分别受到信道不同的时延,它对数字通信影响大,会引起严重的码间干扰,造成误码。
综上,恒参信道通常用它的幅频、相频特性来表达这二个特性不理想,将是损害信号传输特性的重要因素。实际中常采用“均衡”措施去补偿信道的传输特性。
4.5 随参信道举例
随参信道是指乘性干扰是一随机过程,且随机快变化的信道。
(1) 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
电离层离地面60~600Km的大气层,由分子、原子、离子及自由电子组成。电离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