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新尝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新尝试
蕉岭县广福中学 钟碧芳
论文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技术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于一体,能够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物理画面,降低了物理知识的认知难度,现代技术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于一体,能够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物理画面,降低了物理知识的认知难度,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各种活动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兴趣是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动机成分表现形式,是推动学生获取知识,不断求真的意向活动。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激发兴趣是整个教学程序中的重要一环而物理学所揭示的物质运动普遍原理及规律已成为了现实生活、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理论基础,所涉及的广泛丰富、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实际的具体事例,在教学中发掘和运用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蒸发”“农民把稻谷放在阳光下,而且摊开”、“北方缺水的地方用管道输送水来浇菜”、“洗完头后用吹风机吹头发容易干”等等。学习“惯性现象”的内容时插入“系安全带”等等图片,既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受到教育,明白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时,用“白炽灯灯丝烧断后,重新搭接亮度增大”的,引导学生分析其电阻、电流、功率的变化。学习“大气压强”时,引用“用高压锅煮饭熟得快”,“阴雨天燕子飞得特别低”等事例,引导学生用物理知识来思考和分析现象,课堂上学生表现得十分兴奋和激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及兴趣,觉得内容亲切又贴近,感觉物理实实在在就在自己身边,学起来更加得心应手,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础但不可能每个实验做然界中的雾、露水、霜的形成冬天人们口里呼出的白气、窗玻璃上出现水珠,突破了教学难点,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扩散实验,液体的扩散需要几天甚至十几天现象,而固体的扩散现象需要更长的时间采用动画模拟实验,快扩散的过程,扩散现象一目了然这样的氛围丰富了学生感性认识,提高了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可见,效果用叙述、挂图等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动画制成课件辅助教学。在教学中我从一开始先利用形象的动画介绍“马路上行人的流动”形成“人流”;“车辆的流动”形成“车流”;“小河流水”形成“水流”,在提供了一幅幅生动的感性画面后,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由电源、开关、小灯泡、三根导线连接而成的最简单的串联电路,闭合开关,灯亮了。灯为什么会亮呢?自然想到了“电流”,然后屏幕上再出现一个模拟的动画电路,电路上的正电荷一个个定向地从电源正极出发,通过开关、灯泡,再回到电源负极。这样由“看不见”到“看得见”,电流的概念就建立了。又如在“透镜及其应用”的教学中,许多学生虽然动手做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但对于各种成像特点还是不甚了解,掌握得不够透彻,有些学生更是生吞活剥、死记硬背成像特点。针对这种现象,我就利用多媒体的“Flash”软件制作动画,把凸透镜成像的每一步分解成“慢动作”,让同学们清清楚楚地看到像的大小、正倒,虚实的变化情况。这样,学生掌握起来就容易多了。
象这样,在教学中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制成模拟的动画图片,可以使瞬息万变的物理过程以静态状态去观察理解,既可表现宏观又可表现微观,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物理现象和规律,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转变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部部长指出“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最大差异之一在于网络教育强调自主学习而不是强制性的灌输式教学。”信息技术与的整合,意味着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交流合作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与教师同学的协作交流进行自主学习和网络协作达到建构物理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检索,分析,组合与探究课题有关的资料随着,们学习及使用的热情,科学合理让它发挥独特的作优势,使信息技术成为初中物理教学和学生发展的助推器。[1] 黄光洲. 关于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效率的思考与研究. 《中学物理》总第150期.
[2] 王在玉电教媒体是物理课堂教学的活性剂[N]. 教师报 , 2003[3] 林新华. 谈多媒体对初中物理教学的作用《中学物理》总第144期.
[4] 崔秀梅. 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 胡晓峰等主编《多媒体技术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