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认识WPS表格(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龙教版(三起).docx
第1课认识WPS表格(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龙教版(三起)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龙教版,三起)第1课《认识WPS表格》。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1.了解WPS表格的基本功能与用途;
2.学习启动与退出WPS表格的操作方法;
3.掌握WPS表格的基本操作,如:新建表格、打开表格、保存表格;
4.学习WPS表格的基本组成元素,如: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等;
5.熟悉表格的简单编辑操作,如:插入行/列、删除行/列、合并单元格、调整单元格大小等;
6.学习简单的数据输入与数据格式设置,如:输入数字、文字、日期等,设置字体、字号、颜色等。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WPS表格的数据处理功能,锻炼学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
3.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和版权意识,教育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鼓励他们在探索WPS表格操作中相互交流与协作。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已经学习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够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
-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初步应用有所了解,如文档编辑、简单的网络搜索等。
-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可能已经接触过基础的表格制作,对表格有初步的认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信息技术充满好奇心,对学习新软件有较高的兴趣。
-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新技能。
-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学生喜欢动手实践,有的学生偏好理论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可能会对WPS表格中的专业术语感到陌生,如“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等。
-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技术难题,如数据输入错误、格式设置不当等。
-部分学生可能在面对复杂的数据处理任务时感到困惑,需要更多的指导和支持。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提前为学生准备好《信息技术(龙教版,三起)》四年级下册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能使用。
2.辅助材料:搜集与WPS表格操作相关的教学视频和演示文稿,以便于课堂演示和操作指导。
3.实验器材:准备足够的计算机设备,确保每台计算机都安装有WPS表格软件,并提前测试软件的运行状况。
4.教室布置: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台计算机,方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操练习。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个有趣的WPS表格应用案例,如班级成绩统计表,引起学生对WPS表格的兴趣。
-回顾旧知:回顾学生在上一学期学习的表格制作基础,如如何在Word中插入表格,以及简单的编辑操作。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介绍WPS表格的启动与退出方法,以及新建、打开、保存表格的操作步骤。
-举例说明:以创建一个简单的班级课程表为例,演示如何输入数据、调整单元格大小、设置字体格式等基本操作。
-互动探究:将学生分组,每组使用一台计算机,让学生尝试自己创建一个课程表,引导学生探索WPS表格的其他功能。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完成以下任务:
-创建一个新的WPS表格文档。
-在表格中输入一些简单的数据,如姓名、年龄、成绩等。
-尝试合并单元格、调整单元格大小、设置字体和颜色。
-教师指导: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必要的帮助。
4.课堂总结(约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WPS表格的基本操作、单元格的编辑和格式设置等。
-强调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如数据输入的准确性、格式的一致性等。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一个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使用WPS表格创建一个个人学习计划表,包括日期、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等。
-提醒学生保存作业,并告知下次课将进行作业展示和点评。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WPS表格应用技巧》
-《WPS表格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解析》
-《WPS表格高级功能介绍》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探索WPS表格的高级功能,如公式和函数的使用,了解如何利用这些工具进行复杂的数据分析。
-学习如何使用WPS表格进行数据可视化,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的创建和编辑。
-研究WPS表格的数据管理功能,如筛选、排序、查找和替换等。
-尝试使用WPS表格的共享和协作功能,了解如何在团队中高效地共享和编辑表格。
-深入了解WPS表格的打印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