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WPS表格中的数据运算(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龙教版.docx

发布:2025-03-08约4.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WPS表格中的数据运算(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龙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WPS表格中的数据运算功能,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WPS表格进行数据求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基本运算,为后续学习高级数据处理技能打下基础。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需求。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发展计算思维。通过WPS表格数据运算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数据的逻辑关系,掌握数据处理的工具和方法,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探索创新,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WPS表格中的公式和函数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掌握求和公式(SUM)、平均值公式(AVERAGE)、最大值公式(MAX)、最小值公式(MIN)等基本运算的使用方法。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数据计算。

2.教学难点:

-公式的正确书写:学生需要理解公式中各个符号的意义,如“+”代表求和,“AVERAGE”代表计算平均值等。

-公式的应用:学生需要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公式,并能够正确地将公式应用于实际数据中。

-公式的调整和修改:在数据发生变化时,学生需要能够快速调整公式以适应新的数据情况。

-公式错误识别与修正:学生需要学会识别公式错误,并能够根据错误提示进行修正。

-复杂公式的理解与应用:对于包含多个函数和条件的复杂公式,学生需要理解其逻辑结构,并能正确应用。例如,理解IF函数的用法,能够根据条件返回不同的值。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包括WPS表格操作手册和学生练习册。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WPS表格操作演示视频、数据处理的案例图表等。

3.实验器材:提供WPS表格软件安装的电脑,确保软件版本与教材一致,并检查电脑运行状态。

4.教室布置:布置教室环境,设置分组讨论区,安排实验操作台,确保学生能够方便地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都用过WPS表格吗?能简单介绍一下WPS表格有哪些功能吗?

2.学生回答,老师总结:WPS表格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数据处理软件,可以用于制作表格、数据分析和计算等。

3.老师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WPS表格中的数据运算功能,掌握如何进行求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基本运算。

二、新课讲授

1.公式和函数的概念

老师讲解:公式是由运算符、常量、单元格引用等组成的表达式,用于对数据进行计算。函数是WPS表格中预定义的公式,可以简化计算过程。

学生跟随老师学习公式和函数的基本概念,通过实例了解它们的用法。

2.求和公式(SUM)

老师演示:打开WPS表格,输入求和公式“=SUM(A1:A10)”计算A1至A10单元格中数据的总和。

学生跟随老师操作,尝试自己输入求和公式,并观察结果。

3.平均值公式(AVERAGE)

老师演示:打开WPS表格,输入平均值公式“=AVERAGE(A1:A10)”计算A1至A10单元格中数据的平均值。

学生跟随老师操作,尝试自己输入平均值公式,并观察结果。

4.最大值公式(MAX)和最小值公式(MIN)

老师演示:打开WPS表格,输入最大值公式“=MAX(A1:A10)”和最小值公式“=MIN(A1:A10)”分别计算A1至A10单元格中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学生跟随老师操作,尝试自己输入最大值公式和最小值公式,并观察结果。

5.公式的调整和修改

老师讲解:当数据发生变化时,我们需要调整公式以适应新的数据情况。例如,将求和公式中的单元格范围从“A1:A10”改为“A1:A11”。

学生跟随老师学习公式的调整和修改方法,尝试自己调整公式。

6.公式错误识别与修正

老师讲解:在输入公式时,可能会出现错误。我们需要学会识别错误,并根据错误提示进行修正。

学生跟随老师学习公式错误识别与修正的方法,尝试自己识别和修正错误。

7.复杂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老师讲解:WPS表格中还有一些复杂的公式,如IF函数、VLOOKUP函数等。我们需要理解它们的逻辑结构,并能正确应用。

学生跟随老师学习复杂公式的概念,通过实例了解它们的用法。

三、课堂练习

1.老师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数据运算。

练习题包括:

(1)计算A列1至10行数据的总和。

(2)计算B列1至10行数据的平均值。

(3)计算C列1至10行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4)根据条件判断D列1至1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