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1汽车ABS系统的结构与维修.pdf

发布:2024-08-07约2.02万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录

一.ABS概述1

二.ABS的发展历程2

三.ABS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2

3.1ABS的基本工作原理2

3.2ABS的工作过程4

四.ABS的作用5

五.ABS的种类6

5.1四通道ABS6

5.2三通道ABS6

5.3双通道ABS7

六.ABS控制部分主要组成8

6.1传感器8

6.2ABS电控单元(ECU)10

6.3ABS辅助电路10

6.4制动压力调节器11

七.ABS系统的检修13

7.1检查与维修的基本内容14

7.2修理的基本内容14

7.3ABS维修的注意事项14

八.ABS系统的诊断与检查15

8.1初步检查15

8.2ABS系统故障征兆模拟测试方法16

8.3ABS系统故障诊断表17

九.ABS的故障案例18

十.总结20

一.ABS概述

随着世界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舒适性日益成为人们选购汽车的重要依据。目前广

泛采用的防抱制动系统(ABS)使人们对安全性要求得以充分的满足。

汽车制动防抱系统,简称为ABS,是提高汽车被动安全性的一个重要装置。有人说

制动防抱系统是汽车安全措施中继安全带之后的又一重大进展。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上

关系到乘客安全性最重要的二个系统之一。随着世界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的安全

性越来越为人们重视。汽车制动防抱系统,是提高汽车制动安全性的又一重大进步。

ABS与常规的液压制动系统相比有三个显著的扰点:

1.车辆控制--装备有ABS的汽车驾驶员在紧急制动过程中,保持着很大程度的操

纵控制。在紧急制动过程中,用标淮的液压制动器产生的打滑使驾驶员失去对车辆的控

制。ABS恢复稳定性并使驾驶员恢复对车辆的控制。

2.减少浮滑现象--潮湿、光滑道路和抱死车辆纵使形成被称为浮滑现象的状态,

当车辆驾驶员行驶在具有一层水和油薄模的路面之上时,出现与浮滑现象相仿。由于ABS

减少了车轮抱死的机会,因此,也减少了制动过程中出现浮滑现象的机会。

3.改善了轮胎的磨损--使用ABS防止车轮抱死,消除了在紧急制动过程中轮胎平

斑的可能性。

a)直线行驶时车轮抱的汽车运动情况b)前轮抱死c)后轮抱死

图表一

1——车轮抱死2——制动接触3——横向风力

1

二.ABS的发展历程

ABS系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期,早在1928年制动防抱死理论就被提出,在

30年代机械式制动防抱死系统就开始在火车和飞机上获得应用,博世公司在1936年第

一个获得了用电磁式车轮转速传感器获取车轮转速的制动防抱死系统的专利权。

近年来由于汽车消费者对安全的日益重视,大部分的车都已将ABS列为标准配备。

如果没有ABS,紧急制动通常会造成轮胎抱死,这时,滚动摩擦变成滑动摩擦,制动力

大大下降。而且如果前轮抱死,车辆就失去了转向能力;如果后轮先抱死,车辆容易产

生侧滑,使行车方向变得无法控制。所以,ABS系统通过电子或机械的控制,以非常快

的速度精密的控制制动液压力的收放,来达到防止车轮抱死,确保轮胎的最大制动力以

及制动过程中的转向能力,使车辆在紧急制动时也具有躲避障碍的能力。

三.ABS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ABS通常由轮速传感器、制动压力调节器、电子控制单元(ECU)和ABS警示装

置等组成。

ABS的基本组成(图表二)

1-轮速传感器2-右前轮制动器3-制动主缸4-储液罐5-真空助力器6-电子控

制单元7-右后轮制动器8-左后轮制动器9-比例阀10-ABS警告灯11-储液器

12-调压电磁阀总成15-电动泵总成14-左前轮制动器

3.1ABS的基本工作原理

ABS通常都由车轮转速传感器、制动压力调节装置、电子控制装置和ABS警示灯等

组成,在不同的ABS系统中,制动压力调节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