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最新版教案.docx
2018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最新版教案
?##一、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二年级下册教材围绕儿童生活的四个不同领域--我生活的地方、我们的班级、我爱我们的祖国、大自然的秘密,设计了10个主题单元,每个单元下设若干个课题。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形式活泼多样,富有童趣,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参与学习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
-引导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2.行为与习惯目标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人际交往习惯。
-引导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尊重他人,乐于助人。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和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了解家乡、祖国、集体、劳动、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常识。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动手操作等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常识,增强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法治观念。
4.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问、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方式,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道德的力量,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2.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做到言行一致。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活动教学法: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启发等方式,帮助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5.榜样示范法:树立榜样,让学生学习榜样的优秀品质和行为,引导学生向榜样看齐。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深入研究教材,了解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故事、案例等教学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
-准备教学所需的教具,如卡片、头饰、道具等。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差异,为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2.学生准备
-预习教材内容,了解将要学习的主题和内容。
-收集与教学主题相关的资料,如图片、照片、故事等。
-准备好学习用品,如笔记本、笔等。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我生活的地方
#第一周
1.第一课时:我的家在这里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感受家乡的美丽和温暖,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难点是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家乡的美丽风光视频,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家乡的印象。
-讲授新课: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家乡的位置;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图片,如山水、田野、河流等,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家乡的什么地方;讲述家乡的人文特色,如风俗习惯、传统节日、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