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化学 第五章 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 第二节 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5.docx
2024年高中化学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说课稿新人教版选修5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2024年高中化学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本节内容围绕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展开,旨在让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本节课与课本内容紧密相连,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通过实验探究高分子材料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认识高分子材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3.提升学生的科学知识迁移能力,将高分子材料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学生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以及基本的有机反应类型。此外,学生对材料的分类和性质也有一定的了解。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高中学生对化学学科普遍感兴趣,尤其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化学知识。学生的能力方面,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实验和直观演示来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理论学习和逻辑推理。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对高分子材料的概念和分类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特别是在区分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时。此外,对于高分子材料的性质和应用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际案例和实验来加深理解。在实验操作中,学生可能面临实验技能不足、实验现象难以观察等问题。因此,教学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对高分子材料的全面认识,并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实验器材(高分子材料样品、试管、烧杯、滴定管等)、实验记录表。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教学平台,用于发布教学资料和在线讨论。
-信息化资源:高分子材料相关的科普视频、在线实验演示、高分子材料的应用案例库。
-教学手段:实物展示、实验演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课堂提问。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制品,如塑料袋、橡胶轮胎等,提问学生:“这些材料是如何制成的?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以此引发学生对高分子材料的兴趣。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有机化学中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反应类型,以及材料的分类和性质。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合成方法以及常见的高分子材料。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例子,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帮助学生理解高分子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互动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高分子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食品包装、建筑材料、医疗器械等。
3.实验演示(约30分钟)
教师演示:展示高分子材料的制备过程,如聚乙烯的合成,让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原理。
学生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尝试制备简单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如聚乙烯薄膜。
实验记录:要求学生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态度。
4.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制品,如塑料瓶、橡胶轮胎等,了解其性质和应用。
教师指导:针对学生在分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5.课堂总结(约5分钟)
6.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1)查阅资料,了解我国高分子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2)思考高分子材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并简要说明其应用前景。
7.课堂反思(约5分钟)
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知识点梳理
1.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
-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
-高分子材料:由高分子化合物构成的材料。
2.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按来源分类:天然高分子材料(如蛋白质、天然橡胶)和合成高分子材料(如聚乙烯、聚丙烯)。
-按化学结构分类:线型高分子、支链高分子和交联高分子。
-按用途分类:结构材料、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等。
3.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
-加聚反应:单体通过开环、成环等反应生成高分子。
-缩聚反应:单体在缩合反应中脱水、脱卤等生成高分子。
4.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