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化学 第五章 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 第一节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5.docx
2024年高中化学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说课稿新人教版选修5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2024年高中化学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说课稿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中一年级
3.授课时间:2024年2月24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本质的探索精神,提升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学生能够理解高分子化合物在材料科学中的重要性,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提高对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的熟练度。
三、学情分析
高中一年级学生在进入化学选修课程之前,已经具备了基础的化学知识,对有机化学有一定的了解。在这个年级,学生的化学知识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他们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操作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然而,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这一章节,学生可能面临以下挑战:
1.学生层次:学生的化学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在有机化学方面较为薄弱,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以及反应类型理解不够深入。
2.知识方面:学生对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分类以及合成方法的认识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填补这些知识空白。
3.能力方面: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涉及有机合成实验的操作技能,如试剂的取用、反应条件的控制等。
4.素质方面: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需要进一步培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有机合成实验设计。
5.行为习惯: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专注度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依赖教师讲解、缺乏主动学习意识等问题。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实验器材(有机合成实验装置、安全防护用品)、实验室安全手册。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化学教学平台,用于发布课程资料、实验指导和学生作业。
-信息化资源:网络数据库(如化学文献数据库、高分子化合物数据库)用于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手段:PPT课件、实物模型、动画演示、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设计
(用时:45分钟)
一、导入环节(用时:5分钟)
1.创设情境: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高分子化合物产品(如塑料袋、尼龙衣物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产品的来源和特性。
2.提出问题:提问学生如何将这些常见的物质与有机化学知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对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兴趣。
3.学生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对高分子化合物合成方法的理解和猜测。
二、讲授新课(用时:25分钟)
1.引入概念:讲解高分子化合物的定义、分类、结构特点等基本概念。
2.讲解合成方法:详细介绍常见的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方法,如加聚反应、缩聚反应等。
3.举例说明:结合实际案例,如聚乙烯、聚酯纤维等,讲解不同合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4.动画演示: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的动画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反应机理。
5.学生互动:提问学生,检验他们对合成方法的掌握程度,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
三、巩固练习(用时:10分钟)
1.练习题目: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巩固对合成方法的理解。
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练习题,互相解答疑惑,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提问(用时:5分钟)
1.针对练习题,提问学生解题思路和答案,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鼓励学生提问,解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师生互动环节(用时:10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对高分子化合物合成方法的见解。
3.教师点评学生的发言,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给予改进建议。
六、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高分子化合物在环保、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用时:5分钟)
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布置拓展作业,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高分子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双边互动,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课堂提问环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在巩固练习环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环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高分子化合物的发展历程:介绍高分子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