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面打磨验收作业指导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无砟轨道梁面打磨作业指导书
1 编制目的
为规范无砟轨道桥梁梁面打磨施工作业,明确作业流程、操作要点、检验标准、修补方案,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规范要求。
2 编制依据
2.1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2.2 《客运专线铁路桥梁混凝土桥面喷涂聚脲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
2.3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2.4 无砟轨道设计文件
2.5 《无砟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 梁面检测验收及方法
3.1 梁面验收及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
3.2 梁面标高检测左右轨道中心线与距两端不大于2.0m和跨中截面的交点,加高平台的顶部,必要时增加梁端凹槽处的测点。测量时采用数字水准仪,点位处用红油漆进行标记,并标注编号。标高检测应做好测量记录。
3.3 清扫梁面,保证检测梁面平整度的范围内露出混凝土原面,不得有浮浆或找平腻子等杂物。
3.4 将梁面4条基准线(1线、2线、3线、4线)用墨线弹出,梁端量出凹槽长度并弹出凹槽边缘线。4条测线位置见图2。
3.5 用4m直尺配合1m直尺沿已弹出的4条线连续横向摆动量测梁面平整度,每尺重叠1m,用塞尺读取偏差值。将不合格点作出明确标识(打磨面积、深度、下凿范围、深度)。
3.6 用钢尺量测梁端凹槽深度及用1m直尺连续量测检查平整度,不合格处标记。
3.7 梁面验收应做好检测验收记录,并报监理签认。
梁面标高检查
梁面标高检查
梁面平整度验收
合格
不合格
处理
合格
修补打磨处理
梁端凹槽深度、相邻梁端高差验收
凿补处理
凹槽内平整度检查及打磨处理
剪力齿槽、侧向挡块齿槽检查处理
图1 梁面验收及处理工艺流程图
图1 梁面验收及处理工艺流程图
4 验收标准及处理
4.1梁面高程
4.1.1 梁面实测高程与设计高程误差在±7mm范围内为合格。
4.1.2 梁面高程不符合要求时,应采取下凿,并用聚合物砂浆修补打磨。下凿深度确保修补处砂浆厚度不小于10mm。
4.2 底座板施工范围平整度(3.05m范围)
4.2.1 单尺检测方法与评定
a 梁面平整度某处符合3mm/4m要求的,则评判该处平整度合格。
b 当梁面某处平整度不能满足3mm/4m,但在8mm/4m范围内时,可用1m尺进行复检量测,如满足2mm/1m要求的,则可以评判该处平整度合格。
c 梁面某处平整度超过8mm/4m或满足8mm/4m但不满足2mm/1m时,则评判不合格。
4.2.2 梁面每条检测线平整度合格评判标准
四条线量测平整度的合格率分别独立计算,每条线上合格点数达到80%及以上且每条线上不合格处的平整度无8mm/4m以上,则评判该条线上的梁面整体平整度合格,四条线均合格则该梁面平整度合格。
4.2.3 不合格点处理方法
a 不合点处高时,按照3.5条验收时标注的数据,采用打磨机打磨至符合要求或下凿、修补、打磨。
b 不合点处低时,按照3.5条验收时标注的数据,用凿毛机沿石笔标识下凿,下凿深度确保修补处砂浆厚度不小于10mm,然后,用聚合物砂浆修补,并打磨。
4.3 梁端凹槽
4.3.1 梁端凹槽纵向长度1.45m,横向满足底座板施工宽度3.05m,深度50mm。
4.3.2 凹槽区域内横向、纵向平整度满足2mm/1m,两侧横向排水坡顺接向外,不得出现倒坡。
4.3.3 凹槽深度允许偏差±2mm。
4.3.4 凹槽与加高平台的台阶截面必须梁面垂直。
4.3.5 处理方法
a 长度不足时,采用切割机切割至要求长度,凿除后,采用打磨机重新打磨。长度超长时,将超出部分混凝土面凿毛后,用高强砂浆修补。平整度不满足要求时,直接采用打磨机打磨至符合要求。
b凹槽深度不满足要求,偏差小于3mm(深度在45~47mm)时,可采用打磨机打磨至偏差范围内,当凹槽深度超过52mm或小于45mm时,需将凹槽区域下凿,用聚合物砂浆修补,下凿深度需保证修补砂浆最薄处不小于10mm。
c凹槽根部不平整或与加高平台不垂直时,需弹墨线切直,墨线需垂直底座板长度方向,切口平直,并用手持磨光机打磨至平整。
d 砂浆修补要求
凹槽部位修补处,需凿出新混凝土面,修补砂浆表面平整,修补后,用打磨机适当打磨至符合要求。
4.4 相邻梁端高差
4.4.1 相邻梁端高差不大于10mm。
4.4.2 检测方法
采用0.5m水平尺进行检查(在底座板范围内对观感较差处进行量测)。
4.4.3 处理方法
对大于10mm处应在活动端进行修整,活动端较低时用高强砂浆修补,活动端较高时,偏差在3mm以下,可采用打磨机打磨至符合要求,偏差超过3mm以上时,可用凿毛机凿除超高部分后用高强砂浆修补,下凿深度必须保证砂浆最小厚度不小于10mm。
4.5 侧向挡块区域
4.5.1 平整度满足2mm/1m。
4.5.2 处理方法
将侧向挡块齿槽边缘需修补处凿毛,安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