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管理收益分配.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收益分配 第一节 收益分配概述 一、基本原则 二、确定收益分配政策应考虑的因素 三、股利理论 一、基本原则 (1)依法分配; (2)资本保全; (3)兼顾各方利益; (4)分配与积累并重; (5)投资与收益对等。 二、确定收益分配政策应考虑的因素 (一).法律因素:资本保全约束 、偿债能力约束、资本积累约束、超额累积利润约束 着眼点:为了保护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法律法规会就公司的收益分配作出规定,公司的收益分配政策必须符合相关法律规范的要求。 因为资本利得与股利收入的税率不一致,公司通过保留利润来提高其股票价格,则可使股东避税。有些国家的法律禁止公司通过过度地积累盈余,如果一个公司的盈余的累积大大超过公司目前及未来投资的需要,则可看作是过度保留,将被加征额外的税款。 在我国,目前对于股利收入征税,但对于资本利得并不征税。所以这种避税效应也是存在的。但我国法律目前对此尚未作出规定。 二、确定收益分配政策应考虑的因素(续1) (二)公司因素:现金流量、投资需求、筹资能力、资产的流动性、盈利的稳定性、筹资成本、股利政策惯性、其他因素 着眼点:公司出于长期发展与短期经营考虑,对公司的收益分配产生的影响。 (1)现金流量; 企业在进行收益分配时,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现金流量,而不仅仅是企业的净收益。(2)投资需求; 投资机会多——低股利 投资机会少——高股利(3)筹资能力; 筹资能力强——高股利(4)资产的流动性; (5)盈利的稳定性; 一般来讲,一个公司盈利越稳定,则其股利支付水平越高。 (6)筹资成本; (7)股利政策惯性; (8)其他因素。 二、确定收益分配政策应考虑的因素(续2) (三)股东因素 (1)稳定的收入 从稳定收入的角度考虑,靠股利度日的股东要求支付稳定的股利。 (2)控制权 从控制权的角度考虑,具有控制权的股东往往希望少分股利。原因在于,如果公司的股利支付率高,必然导致保留盈余减少,这又意味着将来发行新股的可能性加大,而发行新股会稀释公司的控制权。因此,具有控制权的股东往往主张限制股利的支付,而愿意较多的保留盈余,以防止控制权旁落他人。 (3)税赋 一般来讲,股利收入的税率要高于资本利得的税率,因此,很多股东出于税赋因素的考虑,偏好于低股利支付水平。 (4)投资机会 公司再投资报酬率 股东个人投资报酬率,股东倾向于多发现金股利 二、确定收益分配政策应考虑的因素(续3) (四)债务契约与通货膨胀 (1)债务契约 一般来说,股利支付水平越高,留存收益越少,公司破产风险就加大,就越有可能侵害到债权人的利益,因此,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债权人通常会在借款合同、债券契约,以及租赁合同中加入关于借款公司股利政策条款,以限制公司股利的发放。 (2)通货膨胀 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一般采用偏紧的利润分配政策。原因在于,出现通货膨胀之后,货币购买力下降,固定资产重置资金会出现缺口,为了弥补缺口,企业往往少支付现金股利。 【例】 我国上市公司不得用于支付股利的权益资金是( )。(2003年) A.资本公积 B.任意盈余公积 C.法定盈余公积 D.上年未分配利润 【答】A 【解析】盈余公积和上年未分配利润可以用于支付股利。 例题: 按照资本保全约束的要求,企业发放股利所需资金的来源包括( )(2004年) A.当期利润 B.留存收益 C.原始投资 D.股本答案:AB 解析:资本保全约束要求企业发放的股利或投资分红不得来源于原始投资(或股本),而只能来源于企业当期利润或留存收益。 历年试题 公司在制定利润分配政策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2005年)A.通货膨胀因素 B.股东因素 C.法律因素 D.公司因素 答案:ABCD 历年试题 股东从保护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在确定股利分配政策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 (2006年) A.避税 B.控制权 C.稳定收入 D.规避风险 答案:ABCD 三、股利理论 关于股利与股票市价间的关系,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并形成了不同的股利理论。股利理论主要包括股利无关论、股利相关论、所得税差异理论及代理理论。 (一)股利无关论(MM理论) 观点:认为在一定的假设条件限定下,股利政策不会对公司的价值或股票的价格产生任何影响。一个公司的股票价格完全由公司的投资决策的获利能力和风险组合决定,而与公司的利润分配政策无关。 该理论是建立在完全市场理论之上的。 (二)股利相关论 股利相关理论认为,企业的股利政策会影响到股票价格。主要观点包括以下两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