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细部欣赏 严肃地低下头,询问自己的灵魂。不迟疑,不恐惧,以长者的坚强鼓舞着其他人。 细部欣赏 双眼平视,若有所思;嘴角抿起,神情坚定。表达了义民坚韧、刚毅的品格与悲愤的情感。 《思想者》的创作出自于《地狱之门》,那是为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而做的大门。罗丹在设计《地狱之门》铜饰浮雕的总体构图时,花了很大的心血塑造了这一尊后来成为他个人艺术的里程碑的圆雕《思想者》,它是被预定放在未完成的《地狱之门》的门顶上的,原来被一些浅浮雕围绕着,这些浮雕是根据但丁的《神曲》而创作的。 吓唬人的爱神 细部欣赏 明亮的眼神,思考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冷静神情、睿智的头脑。 细部欣赏 双手捧腹,仰头眯眼,是典型的开怀大笑神情。 作业:临摹《加莱义民》 * 加莱义民(雕塑)罗丹(法国) 加莱义民,青铜,208.5×239×190.5厘米,法国雕塑家罗丹创作于1884-1886年,现存法国加莱市 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年--1917年)法国伟大的雕塑家。主要作品有《巴尔扎克》《吻》《思想者》《加莱义民》和《青铜时代》等。受米开朗基罗的启发,罗丹的构思奇特,雕刻技法娴熟,显示了其不凡的创作理念和现实主义精神。《青铜时代》仅有的几件复制品之一曾经矗立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大门口。法国巴黎有罗丹博物馆,他是笔者(罗)最喜爱的法国雕塑家。 1884年,当罗丹正埋头于《地狱之门》的创作时,加莱市当局邀请他制作一座忠魂碑。义民赴难这一事件,源出于法国的历史年鉴:14世纪百年战争时期,英国军队即将攻陷法国的加莱市,加莱市被英军围困将近两年,市民的生命危在旦夕。经过双方的谈判,英王爱德华三世提出残酷的条件:加莱市必须选出六个高贵的市民任他们处死,并规定这六个人出城时要光头、赤足、锁颈,把城门钥匙拿在手里,才可保全城市。这是法国人民永难忘怀的历史悲剧。加莱市本要求罗丹制作义民中的一个,但罗丹了解到历史后,答应只收一个雕像的报酬而塑造六个雕像。 萨布罗什人给土耳其苏丹回信(油画) 1891 列宾(俄罗斯) 萨布罗什人是古俄罗斯名族的一支,17世纪时,土耳其苏丹要求萨布罗什人脱离俄罗斯归顺土耳其。画中描绘了一群英勇善战、不畏强权的萨布罗什人,在首领的授意下,用尖刻、嘲弄的语言给土耳其苏丹回信,拒绝土耳其的要求。 作品生动的塑造了各种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们嘲笑苏丹的不同表情。 萨布罗什人给土耳其苏丹回信(油画·局部)1891 列宾(俄罗斯) 细部欣赏 名作欣赏 椅中圣母(油画)1515 拉斐尔(意大利) 马利亚亲昵地抱紧儿子,低眉斜视着画外,展现一种女性的妩媚。这一姿态与表情,令后世不少观众为 之神往,欣赏者当见到这幅圣母像时,油然地产生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联想。形象的自然美与结构的造型美把母子情爱的精神美传达得淋漓尽致。 蒙娜丽莎(油画)1503-1506达·芬奇(意大利) 蒙娜丽莎的脸上,朦胧的光线若隐若现,使得她的眼和嘴的轮廓有些模糊,令人难以捉摸,使人觉得她的微笑带有神秘的味道,这也是这一千古杰作最具有艺术魅力的所在。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油画)1870-1873列宾(俄罗斯) 面包(版画) 1924珂勒惠支(德国) 四骑士(木刻) 1498丢勒(意大利) 圣殇(雕塑) 1498米开朗基罗(意大利) 雕塑中,玛丽亚只露出面部的皮肤,其它部方被衣物遮盖。通过面部,可以看出圣母细腻白皙的皮肤,柔和秀丽的眉毛,挺拔秀气的鼻梁,生动饱满的嘴唇。微侧的头、微闭的双眼让人感受着她充满怜惜和伤痛的眼神。躺在玛丽亚膝上的耶稣刚从十字架上下来, 自由引导人民(油画)1831德拉克罗瓦(法国) 作品是画家为纪念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的。当时的法国民众以暴力抗争的方式反对查理十世的统治。画中描绘了一群勇敢、豪迈、热爱自由的法国人,在他们首领的带领下,一群手持武器,带着坚定信念的人民,跨过同伴们的身躯,向前迈去。 最后的午餐(壁画)1495-1498达·芬奇(意大利)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