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三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

发布:2017-10-31约1.13万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历史时段 通史线索 历史特征 先秦时期(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 先秦政治制度经历了原始社会民主制()到夏商西周王位世袭制、王族内部宗法制、地方分封制再到战国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初步萌芽的演变历程 血缘关系同政治隶属关系相结合,家国一体;等级森严,带有深厚的宗族色彩;中央尚未建立起对地方的绝对集权 秦汉至明清(221~1840年) 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经历了两汉时期继承和发展、魏晋隋唐时期的完善巩固、宋元时期的加强、明清时期空前强化的演变历程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基本矛盾之一,斗争的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中央政府内部一对基本矛盾,斗争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考点一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商的政治制度 (1)政治制度:实行内服与外服制度,商王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 (2)特点: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2.分封制 (1)概念: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诸侯还要对下属进行分封。 (2)目的:对被征服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统治。 (3)内容 核心: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王都镐京。 对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包括功臣、姻亲、原来的附属国。 义务:受封诸侯必须对周王承担各种军事义务;交纳贡赋、定期朝觐。 4)作用 ①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西周成为疆域广大的国家。 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③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5)瓦解: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大国兼并小国,周王室完全失去至尊权威。 图示法理解分封制 3.宗法制度 (1)含义: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内容 ①核心(即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②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大小宗关系是相对的。 ③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4)作用 ①保障了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③强化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4.礼乐制度: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规律总结: 理解宗法制的三个关键点 (1)一个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2)两个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3)两对关系:内部,大宗与小宗的相对关系;外部,与分封制的表里关系。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存在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重点讲解】 1.分封制的特点 A分封对象多元化,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B血缘关系是内核 C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D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2.宗法制的影响 (1)在当时的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对后世的积极影响: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对后世的消极影响:重男轻女,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相违背。 一、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三者的关系 1.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周天子以嫡长子世袭,其余诸子由周天子将土地和庶民、奴隶分封给他们,成为诸侯。在诸侯领地内,诸侯仍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接受分封,成为卿大夫。卿大夫再依次分封。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森严的等级。 2.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从而维护了政治统治的稳定。总之,分封制与宗法制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关系。 3.西周的礼乐制是保证分封制、宗法制稳定推行的工具。 二、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紧密结合,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2.神权、族权、王权(政权)的结合,带有浓厚的原始社会氏族公社的残余,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体系。 3.以宗法制为核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统治结构,具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4.分封制下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易错提醒】 1.“封邦建国”与“封建制度”中的“封建”含义相同。 错误。前者中的“封建”是指西周分封制中的分封诸侯的意思;后者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历史阶段。 2.长子一定是嫡长子。 错误。“嫡子”是相对于“庶子”而言的,是由母亲决定的,正房所生为“嫡子”,偏房所生为“庶子”,诸“嫡子”中的长子为“嫡长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