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儿童的居家照护-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貧血兒童的居家照護
貧血是指末梢血液中紅血球容積及血紅素量或紅血球數目低於正常值的狀態。長時間貧血會導致兒童的生長速度變慢、免疫力下降、厭食、易感疲倦等情形,嚴重的缺鐵性貧血病人,上皮組織的結構及功能亦會受影響,指甲變薄而平(甚至是湯匙狀),口腔內味蕾萎縮、發紅灼熱等。
造成貧血最常見的原因是長期營養不良所致。與造血有關的營養素包含:鐵質、蛋白質、維生素(維生素C、葉酸、維生素B、維生素B12等)、銅及其他微量元素。
導致兒童營養素缺乏的原因有:攝取不足、吸收不良、利用不當、骨髓損傷或本身需要量增加(如嬰兒期、青春期)等。
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攝取充足營養,蛋白質、維生素和鐵質攝取量尤應充足
適度的運動
以正餐為主﹐少吃零食及垃圾食物
充分休息﹐避免熬夜及過度勞累
三餐定時定量﹐勿暴飲暴食
飲食建議
熱量:維持熱量攝取的充足。
蛋白質:應維持足夠良好的蛋白質攝取。
脂質:適量攝取。
維生素:攝取要足夠。注意維生素B群、C、葉酸的充分攝取。※維生素B群含量豐富的食物有:全穀類﹑肝臟﹑酵母﹑酸酪﹑小麥﹑胚芽﹑豆類﹑牛奶(維生素B2)﹑肉類(維生素B1、菸鹼酸)。※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食物有:蔬菜﹑芭樂﹑橘子﹑柳丁﹑芒果﹑木瓜﹑文旦等新鮮水果及果汁。※葉酸含量豐富食物有:蔬菜﹑肝臟﹑蛋黃﹑黃豆製品等。
礦物質:從飲食中均衡攝取。注意鐵質的充分攝取(避免同時飲用茶或咖啡;可與富含維生素C之食物一起補充較易吸收)※鐵質含量豐富的食物有:肝臟﹑豬血﹑紫菜﹑酵母﹑瘦肉類﹑蛋﹑全穀類﹑乾果類﹑蔬菜水果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小兒科衛教室
諮詢電話:0420225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