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发布:2017-11-01约1.96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执教:沙湾西村育才小学 韩少琼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 4、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难点: 感悟课文中小朋友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行为和思维品质。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并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2——9自然段,感悟课文中小朋友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行为和思维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位新朋友,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吗?(宋涛、陈丹、赵小艺)他们都在洁白的纸上画了——(房子、太阳、大树),陈丹还在树上画了几只——(小鸟)。 过渡:他们看着景色秀丽、空气清新的郊外,深深地吸引他们画风。那么,他们是怎样画风的呢? 二、学习课文第2——9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第2——9自然段,看看你喜欢的小朋友是怎样画风呢?用“——”画出有关的句子,并在能表现风的词语下面画“△”。 2、汇报:随机出示句子,引导体会他们为什么能画出风来?并指导朗读。 ⑴ 赵小艺:   句子:“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体会:因为有风时,风吹动旗子,旗子才会飘起来。所以画飘动的旗子,就画出了风。  板书:旗子飘 (用“因为……所以……”说话。) ⑵ 陈丹:   句子:“只见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体会:因为风把小树吹弯了,所以画弯弯的小树就表示有风。板书:小树弯(用“因为……所以……”说话。) ⑶ 宋涛:   句子:“他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体会:因为风把雨丝吹斜了,所以。板书:雨丝斜(用“因为……所以……”说话。) ⑷ 赵小艺:   句子:“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体会:风车转动是因为有风吹,画出了转动的风车就表示有风。 板书:风车转 (用“因为……所以……”说话。) ⑸ 原来陈丹认为风是不能画的,但现在她也能画出风来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三个好朋友能互相启发,互相鼓励,结果他们用了不同的办法画出了风。)(三位小朋友善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善于动脑筋。)板书:敢想敢做,善于动脑。 3、欣赏句子,仿说句子: 看读句子:“忽然吹来一阵风,画中的景物好像都在动。一张张画显得更美了。” 仿说句子:一场大雨过后,树叶显得(    )。   (   ),(  )显得(   )。 4、小结:红旗在飘动、小树弯弯腰、风车在转动、雨丝斜斜,都是因为有风的缘故。风虽然不能直接画出来,但只要通过思考、想办法,就能画与风有关的事物表现出来。  5、总结全文:就让我们都来做个有心人,一起去思考,去实践。下面分角色朗读课文(分小组朗读) 三、实践活动。 1、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假如有人问宋涛、陈丹、赵小艺怎样展示了画风的本领,你能帮他们说出来吗?请看: 课件出示: 张洁问:“你想怎样画风?” 赵小艺说:“我会在房子前面画一根旗杆,让旗子在空中飘着。” 陈丹说:“我会在大树旁边画几棵弯弯的小树。” 宋涛说:“我会画几片乌云,再画几条斜斜的雨丝。” 赵小艺说:“我会画一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2、假如你是他们的其中一个,你会怎样画风呢?  我说:“      。” 3、写话:把自己刚才说画风的方法写下来,可以吗? (特别是“你是怎样画风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有画气球、画惊涛骇浪、画长发飘扬、画柳枝随风舞动、画举帆前进、画风筝放飞、画树叶飘落、画小草点头、画龙卷风、画晒在竹竿上的衣服、画飘动的窗帘等等,例:泛着波纹的湖水,放风筝的小孩,人顶风向前走……) 四、课堂总结。 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用不同形式把它画下来。希望同学们能向文中的三个小朋友学习,在生活中善于观察事物,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解决问题。 五、作业 1、画画风,画好后与同学交流。 2、画声音、气味,你会画什么?请你们把自己的奇思异想用五彩画笔描绘出来。 3、启发想象:声音、气味与风也有相同的地方:它们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板书设计         赵小艺 旗子飘 风车转   15、画风 陈 丹 小树弯   敢想敢做     宋 涛 雨丝斜   善于动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