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ppt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 正确曝光 曝光是显微摄影中的重要关键。曝光的正确与否决定着照片的质量。影响曝光时间的因素非常多,例如底片的性能、照明光源的强度和色温(光谱成分)、照明方法、滤色镜的种类、物镜的数值孔径和倍数、目镜的倍数、摄影机皮腔的伸长度、被摄物体的颜色和光学性质等等。实际工作中常以自动曝光或试摄测定来确定曝光时间。 3. 增强反差 (1)感光片的反差:不同的感光片具有不同的反差性能,一般而言,感光速度快的,其反差较弱,感光速度慢的,其反差较强。 (2)滤色镜的使用:一般的生物学医学标本通过显微镜照相,往往存在反差较小的弊端。因此,在光路中通过增加滤色镜来控制照明光线以及增加底片上的反差是很有必要的。 最适合正常人眼观察近处较小物体的距离,约25厘米。这时人眼的调节功能不太紧张,可以长时间观察而不易疲劳。 明视距离小于20cm为近视眼,大于30cm则为远视眼。标准明视距离(25cm)之处,正常人眼所能看清相距0.073mm的两个物点,这个0.073mm的数值,即为正常人眼的分辨距离。 物理学里,人眼看太远和太近的物体时,眼球都要进行调节,也就是改变眼球的突起程度,但有一个距离恰能使眼睛不用调节就能看清楚,这个距离就叫明视距离。也就是说眼睛看明视距离处的物体是感觉最舒服的。 折射增大介质率 显微镜观察时,若想增大NA值,孔径角是无法增大的,唯一的办法是增大介质折射率η值。基于这一原理,就产生了水浸系物镜和油浸物镜,因介质的折射率η值大于一,NA值就能大于一。 数值孔径最大值为1.4,这个数值在理论上和技术上都达到了极限。目前,有用折射率高的溴萘作介质,溴萘的折射率为1.66,所以NA值可大于1.4。 5.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优点 分辨率高,可用来观察组织和细胞内部的超微结构以及微生物和生物大分子的全貎。 (二) 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 1. 扫描电镜的工作原理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用一束极细的电子束扫描样品,在样品表面激发出次级电子,次级电子由探测体收集,并在那里被闪烁器转变为光信号,再经光电倍增管和放大器转变为电信号来控制荧光屏上电子束的强度,显示出与电子束同步的扫描图像。 2. 扫描电镜的结构 二次电子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图 3. 扫描电镜的特点 分辨率高 立体感强 放大倍率范围广 样品适应性大 应用范围广 (三)扫 描 隧 道 显 微 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STM) 样品台 探针 步进电机 双螺旋 测微头 1.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扫描隧道显微镜是根据量子力学原理中的隧道效应和三维扫描而设计。当原子尺度的针尖在不到一个纳米的高度上扫描样品时,此处电子云重叠,外加一电压(2mV~2V),针尖与样品之间产生隧道效应而有电子逸出,形成隧道电流,通过隧道电流获取显微图像,而不需要光源和透镜。“扫描隧道显微镜”因此而得名。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图 2. STM的基本结构 STM 仪器由具有减振系统的STM 头部(含探针和样品台)、电子学控制系统和包括A/D 多功能卡的计算机组成。 STM 的 重 要 部 件 隧道针尖的结构是扫描隧道显微技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尖的大小、形状和化学同一性不仅影响着扫描隧道显微镜图像的分辨率和图像的形状,而且也影响着测定的电子态。 针尖、压电陶瓷 、三维扫描控制器、减震系统 3. STM的工作模式 恒 高 模 式 恒 流 模 式 4. STM 的 特 点 ①分辨率高:横向分辨率可达0.1nm,纵向分辨率可达0.01nm ②可在真空、大气、液体等条件下工作 ③非破坏性测量 ④可实时地得到实空间中表面的三维图像,可用于具有周期性或不具备周期性的表面结构研究。 ⑤配合扫描隧道谱可以得到有关表面结构的信息 (四) 超高压电子显微镜 第四节 显微镜的维护、常见故障及其排除 一、显微镜的使用 二、显微镜的维护 三、显微镜的常见故障及排除 四、显微镜拆装的注意事项 五、电子显微镜的维护 (一)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低倍镜的使用: 1.对光:转动粗调节螺旋,降低载物台;旋转物镜转换器,使10倍物镜头对准镜台孔;然后升高聚光镜,打开光圈,将反光镜的凹面对准光源,直至视野明亮为止。 2.将要观察的切片放在载物台上,固定好,并将要观察的部位移至中央。 3.调焦距:旋转粗调螺旋,升高载物台,至物镜距玻片约0.5cm时,再缓慢降低镜台,直到看清图像为止。 4.调节两瞳孔间的距离:一边用双眼自目镜中观察,一边用双手握住两个目镜管,前后或左右移动,直到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