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显微镜的构造-复式显微镜.PPT

发布:2018-04-01约1.16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1 發現生命 細胞的發現: 英國科學家虎克使用顯微鏡觀察軟木栓薄片,看到許多蜂窩狀中空的小格子,虎克把這些小格子命名為細胞 。虎克觀察到的軟木栓薄片,是已死亡的植物細胞(細胞壁的部分)。 細胞學說-細胞是生物體構造和機能的最基本單位」。此學說稱為細胞學說。(非虎克提出) 不同種類的顯微鏡下所觀察到的矽藻 顯微鏡的構造-複式顯微鏡 顯微鏡的使用 玻片標本的製作 1.載玻片中央滴水 2.放置觀察物 3.45度角蓋上蓋玻片 (防止氣泡產生) 4.用鉛筆尖端壓出氣泡 細胞染色 1.將亞甲藍液或碘液滴 在蓋玻片一側 2.另一側用吸水紙吸水 顯微鏡的使用-複式顯微鏡 低倍觀察 調整光源(光圈、反光鏡) 先調粗調節輪(動粗) 後調細調節輪(調細) 高倍觀察 觀察物置於視野中央 轉成高倍 調整光源 細調節輪 注意事項 注意?觀察時眼睛同時張開,(右手寫字的 人用左眼觀察,左手寫字的人用右眼觀察)。 注意?如果高倍物鏡太長,轉動旋轉盤之前,應先轉動粗調節輪,降低載物台(或升高鏡筒)。 注意?顯微鏡使用完畢,將物鏡轉為最低倍,並轉動粗調節輪、細調節輪,將載物臺(或鏡筒)降至最低。 顯微鏡的使用-解剖顯微鏡 使用方法 觀察物置於載物板中央 調整光源 眼距調整器,兩眼看見(G) 轉動調節輪,左眼看清(H) 眼焦調整器,右眼看清(I) 四、觀察與記錄 (一) 觀察字母  取一片載玻片擦拭乾淨後,以細字筆寫下字母「AB」,分別用複式顯微鏡和解剖顯微鏡觀察,記錄所使用的放大倍率(放大倍率=目鏡的倍率 × 物鏡的倍率)和所觀察到的影像。   【問題與討論】 1. 放大鏡、複式顯微鏡和解剖顯微鏡都有放大的功能,使用這三種工具觀察時,可觀察的範圍與觀察到的影像有什麼差別? 2. 使用複式顯微鏡與解剖顯微鏡進行觀察時,適用的材料有什麼差別? 即時評量1 複式顯微鏡和解剖顯微鏡的比較: * * 虎克使用的顯微鏡 虎克觀察到的軟木栓薄片 光學顯微鏡 掃描式電子顯微鏡 鏡筒升降式 載物臺升降式 - 顯微鏡的構造-解剖顯微鏡 (G) (H) ( I ) 調細 凹面 長 短 少 小 小 高倍 先動粗後調細 平面 短 長 多 大 大 低倍 調節輪 反光鏡 物鏡鏡頭 目鏡鏡頭 觀察細胞 亮度 視野 高、低倍複式顯微鏡的比較 100X 2000X 最高放大倍率 雙眼張開 雙眼觀察 雙眼張開,單眼觀察,一眼畫圖 觀察方法 立體 平面 物像感覺 方向相同且立體 上下顛倒 左右相反 物像與實像的關係 解剖顯微鏡 複式顯微鏡 即時評量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