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三角形单元复习课.doc

发布:2017-02-02约1.86万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题:三角形单元复习课 课时数:1 学习目标 A、在知识的梳理中,加深对三角形定义、特性、三边关系、内角和及分类等概念的认识,能正确应用。 B、初步掌握复习方法,形成单元知识框架。 C、 培养空间观念,感受三角形的独特魅力。 学习重点 加深对概念的认识,能综合运用 教具准备 课件 前置性学习任务 完成三角形单元学习整理单 教学板块 个体学习清单 第一板块——回忆整理【目标A、B】(20分钟) 1、揭示本课学习目标 2、复习等腰三角形 (1) 猜测教师喜欢等腰三角形的原因 (2) 求风筝、红领巾的顶角或底角的度数 (3) 选择设计“人字梁”屋顶。 课件演示不同的的“人字梁”屋顶 (4) 等腰三角形的分类 得出:等腰三角形特征明显,应用广泛,种类丰富,且知道其中一个角就能推算另外两个角的度数。 3、介绍你喜欢的三角形 估计是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求直角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度数 4、小组内汇报“知识整理单” 5、集体汇报,板书归纳 明确学习任务 口答等腰三角形边和角的特点 列式计算 用手势表示 口答 口答,回忆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组内交流 交流错例或容易犯的错误 第二板块——综合应用【目标A、B、C】(12分钟) 1、判断题(课件出示) (1)在一个三角形中,两个内角的和等于另一个内角,它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 ) (2)只要看三角形中最大的那个角就能判断出这个三角形是什么样的三角形。 ( ) (3)底和高都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它们的形状一定相同。 ( ) (4)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一定是锐角。( ) 2、选择小棒组成三角形 3、欣赏图形的拼组 独立读题两遍,用手势表示,并说明理由 独立完成并交流 感受三角形的魅力 第三板块——小结作业【目标A 】(8分钟) 1、你有什么收获 2、完成课堂作业 “三角形”这一单元内容包含了三角形的定义、特性、三边关系、分类、内角和及图形的拼组,内容并不是很多,教材仅安排了6课时。但因为属于空间图形板块,所以迫切需要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空间图形的表象,仅安排6课时是远远不够的。本单元教学时,又适逢县级课堂教学比武的听课、两次外出学习(开会),所以教学断断续续,来不及很好的后续跟进,感觉学生对图形概念的理解比较肤浅和单一,综合运用更是欠缺,所以很有必要系统整理复习。 在本节复习课的预设时,考虑到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概念比较重要,尤其是等腰三角形涉及的内容多(几乎涵盖了单元内的所有知识点),学生对相关表象的建立并不理想,所以在第一板块重点安排了“猜测教师喜欢等腰三角形的原因”这样一个话题,旨在引出对等腰三角形特征、内角和及三边关系的复习。在对等腰三角形特征的复习中,又穿插了等腰三角形的分类,即等腰三角形中既有锐角三角形,又有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这个知识点既有对三角形边长的关注,又有对三角形内部三个角的关注,学生容易受干扰。在内角和的相关练习时,设计了求底角或顶角的不同类型,希望通过求大小风筝和红领巾角的度数,感受等腰三角形在计算角度时的特殊性——即知道其中一个角,就可以求出另外两个。在复习完等腰三角形的相关内容后,安排请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图形。其实,学生喜欢的图形不外乎是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让学生阐述喜欢的理由,其实就是复习了这几类特殊三角形的特征。然后是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单元知识学习整理单”的内容,并关注摘录的错例或容易出错的练习。 考虑到第一板块的回忆整理需要半节课左右的时间,且又要留足独立完成课堂作业的时间,所以在第二板块的综合应用时,只安排了四道判断题和一道“选择小棒围三角形”的练习。虽然判断题数量不多,但需要仔细读题、思维含量比较大,学生很容易出错。为了真实地了解学生思维中的困惑,安排了多个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花了8分钟的时间,导致“选择小棒围三角形”的练习来不及完成。而这一练习对应的知识点是“三边关系”,因为没有针对性地演练,所以在课堂作业中不少学生出错。课后我班最黏糊的小刘同学,在批评一女生:已经说了“2,3,5”不行,最短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还要说“2,2,6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实践,自己感觉在空间图形的学习时,一定要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操作,如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等。只有经历过,学生才能建立相对应的表象。因为平时安排了好几次画等腰三角形的练习,所以大部分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