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职公共 音乐欣赏教学课件01音乐欣赏方法.ppt

发布:2018-06-10约1.05万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音乐欣赏方法 第一节 认识乐谱 第二节 音乐的主要属性 第三节 音乐欣赏的步骤 第四节 音乐欣赏的准备 上 目录 下 1.了解乐谱的几个类型。 2.掌握音乐的主要属性。 3.掌握音乐欣赏的步骤和准备。 作为本书的开篇,我们想告诉读者朋友,欣赏音乐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欣赏音乐过程中,音乐给每个人的感受、理解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阅历、感情经历都有所不同。同样的作品,有的人听了无动于衷,充耳不闻;而有的人听了却激情万分,遐想万千。所以听音乐也可以不必非得“听懂”它所表现的内容,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体验去理解音乐,或者仅仅凭借听觉来感知音乐的美。这一章主要向同学们介绍一些基础的乐理知识和欣赏音乐的基本方法,学会一些乐理知识可以使我们今后欣赏乐曲更加顺利,进而提高我们欣赏音乐的水平。 本章导读 上 目录 下 学习目标 认识乐谱 第一节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为了能使音乐保留下来,并且便于学习与交流,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记谱方法。像我们唱歌,或者演奏某一种乐器,仅仅靠记忆,或者是口传心授都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乐谱。按照作曲家提供的乐谱,才能演奏和演唱出美妙动听的音乐。乐谱是一种以印刷或手写制作,用符号来记录音乐的方法。不同的文化和地区发展了不同的记谱方法。 由于有了乐谱,才使得很多的优秀作品留传下来。比如,我国优秀的民间艺人华彦钧(瞎子阿炳),他从小爱好音乐,勤于学习,既能唱又能演奏,对当时当地的乐器样样精通,群众非常喜欢听他的演奏和演唱。他能奏“十番鼓”、“十番锣鼓”,又掌握许多民间唱腔, 还创作了大量的乐曲,如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及琵琶独奏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等和一些优秀的民间唱腔,他所创作演奏的作品,个个是精品,但由于生活所迫,流落街头,成了一个街头流浪艺人,受尽欺凌与压迫,受尽了折磨,刚刚解放就病故了,仅留下了有限的曲目,带着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离开了人世,再没人记得这些。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损失,给我们留下更多的遗憾。 所以,乐谱实在是保留曲目、交流文化的重要工具。 一、 什么是乐谱 上 目录 下 艺术正如生活那样,它是无穷无尽的。因此,也不可能有什么能使我们认为,还有比本身就是时代的海洋的音乐更美好的东西。 ——罗曼·罗兰 上 目录 下 二、 乐谱的分类 我国早在古代就发明了乐谱,记谱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公元9世纪我国唐五代世俗歌舞音乐的琵琶伴奏谱手抄本《敦煌曲谱》、《敦煌卷子谱》,曾经广为流传的《工尺谱》,古琴演奏用的《古琴谱》,锣鼓用的《锣鼓谱》等,这些古老的乐谱有的还沿用至今,现在我们的专业音乐工作者还在研究它们。此外,还有目前仍广为应用的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所熟悉的用阿拉伯数字来表示的“简谱”以及国际上流行通用的“五线谱”等。 简谱 1=D4/4 上 目录 下 五线谱 锣鼓谱 古琴谱 上 目录 下 工尺谱 上 目录 下 “简谱‘比较简单,容易掌握,在单旋律的情况下运用还算方便。但是如果是多声部(几个音同时出现)或者是音域比较宽(高低音距离较远)以及转调频繁的时候,简谱就不那么方便易读了。 相反五线谱在这方面却有着很大的优势。首先,五线谱在视觉上有明显的表示。比如那些复杂的和声(在一个位置上有几个音同时出现)很容易识别,视觉非常清楚;其次,在表示旋律方面尤其是高高低低的众多音的形态更是一目了然,就好像站在我们面前的一排排的人,哪个人高,哪个人低,而哪些人胖,哪些人瘦,都是很明显的,一眼望去很容易辨认。因此,在国际上广为使用的基本上都是五线谱。 我们国家的专业音乐工作者,也都采用五线谱,连民族音乐领域也逐渐过渡到五线谱上来与国际接轨。在音乐的领域里不管你是哪国人,只要拿起同一张五线谱,大家唱出的都是同一个调子。可以说,五线谱是无国界的,是音乐中的“世界语”。 下面提供两条简谱和五线谱的转化的谱例: 谱例1 维奥蒂廿二协奏曲 ——选自[意]维奥蒂 G.B.Viotti 上 目录 下 维奥蒂廿二协奏曲 ——选自[意]维奥蒂 (译简谱) 谱例2 丹克拉第二变奏 ——选自[法]丹克拉 Dancla 丹克拉第二变奏 ——选自[法]丹克拉 (译简谱) 上 目录 下 音乐的主要属性 第二节 音乐作为一种信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