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月亮“变脸” 教案 大象版科学一年级上册 .pdf
2月亮“变脸”
【教学分析】
本课是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变的月亮》中的第2课。根据教材编写系设计,本册教材重
点培养的认识发展要项是“感官与观察o本课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持续观察不同日期的月亮,发现每
天观察到的月亮形状是变化的,从而培养本单元的认识发展目标“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农历一个月
中的多次观察和比较,发现并描述月亮的形状是变化的”o
在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上,本单元第1课内容已经完成了一次对同一时间月亮形状的观察,学
生对观察和记录月亮的外部特征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经验。本课将继续通过持续的实地观察,帮
助学生继续认识和描述月亮的形状是随着日期的变化而变化的,从而为后续学习月亮的相关知识奠定
基础。
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和第1课学习的基础上,对观察月亮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对科学观察和记
录月亮形状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进一步检验自己记忆中的月亮的形状能否出现,是激发学生持续
观察的主要动机。但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持之以恒地进行观察和记录尚有一定的困难,需要
及时提醒和帮助,并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及时指导和鼓励。
【教学目标】
(1)能通过中长期观察,知道每天观察到的月亮形状是变化的。
(2)初步分清观点与事实,并具有提供证据的意识。
(3)具有初步的提出问题、制订计划、收集信息、得出结论的意识。
(4)在好奇心驱使下,对中长期观察月亮形状的变化表现出直觉兴趣;愿意倾听他人的想法,
乐于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1)教师材料准备:显示农历日期的日历,视频《给月亮姑娘做衣裳》。
(2)小组材料准备:圆形饼干、牙签等。
(3)活动场地:教室或实验室。
【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师出示视频《给月亮姑娘做衣裳》)
师:同学们,视频中要做衣裳的是谁?她最后在裁缝店里做到合适的衣服了吗?
生:月亮姑娘没有做到合适的衣服。
师:你觉得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生:因为月亮有时候胖,有时候瘦,有时候弯,有时候圆。
生:月亮的样子总在变,所以衣服总是不合适。
师:看来大家是觉得月亮的样子总在变化,是没有做到合适衣服的主要原因,月亮的样子究竟会
不会变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秘吧。
(教学建议:本节课的引入环节也可以和问题与猜想环节一起合并到上一课反思与评价环节之
后,引导学生直接提出问题“月亮的形状会变化吗,这样不仅两节课的关系更为紧密和连贯,还可
以在指导完学生持续观察月亮形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之后,让学生课后去观察,这样也可以避免把本
节课拆成两个半节课)
(2)问题与猜想。
师:月亮的形状会变化吗?
生:会变,我看到过圆圆的月亮,也看到过弯弯的月亮。
生:应该是会变的,上节课我们看的月亮和我之前看的也不一样。
生:要多观察几天就能看出来月亮的形状到底会不会变了。
师:我们应该如何观察和记录月亮形状的变化呢?
(3)探究与结论。
①提出问题。
师:你打算怎样进行观察活动?在观察时应该注意什么?
生:晚上让爸爸陪我去。
生:先看看日历,在记录表上农历的日期也要填写。
生:每天都要观察,最好是在同样的地方。
生:如果遇到阴雨天,可以第二天观察……
生:如果在晴天的晚上也没有找到月亮,可以第二天早上日出之前起床去观察……
②搜集证据。
师:看来大家对观察月亮的活动很喜欢,也很积极,也都知道了观察月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课
后请同学们准备好记录单3,来记录不同日期观察到的月亮的形状,每天坚持观察,认真记录,看看
我们会有什么发现。
(生课后进行多日观察记录月亮形状的活动)
(教学建议:因为课程标准对一年级的学生并不要求研究月相变化的规律,只是要求学生知道月
亮的形状是变化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不一定要求学生进行连续一个月的观察再进行汇报交流,也
不一定要求学生每天都进行观察。经过上节课的第一次观察,本课再进行一周的观察,一般足以发现
月亮的形状是变化的了。如果想让学生再多观察一段时间,可以将第3课的学习内容提前,让学生再
多观察一周之后再进行汇报交流、得出结论。在教学反思单元引导学生反思本学期的学习过程时,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