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 第10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0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第10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和类型
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第四节 我国宏观调控的实践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
1. 产生
凯恩斯主义
2. 含义
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有意识地调整财政收支规模、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采取相应的财政方针、策略与措施。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二、财政政策的特征与功能
(一)财政政策的特征
1.制度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2.连续性与变动性的统一
3.目标与手段的统一
4.直接性与间接性的统一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二、财政政策的特征与功能
(二)财政政策的功能
1.导向功能。制定导向目标,制定导向政策,促进社会总供求的平衡。
2.调控功能。对国民经济中的某些失衡状态进行调节和控制。
3.稳定功能。通过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调控,最终使经济运行的波动处于最小状态。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和类型
一、财政政策基本构成要素
(一)财政政策的主体:政府
(二)财政政策的目标:总目标是实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具体目标:
1. 充分就业
2. 物价相对稳定
3. 国际收支平衡
4. 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适度增长、收入合理分配、
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等)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和类型
一、财政政策基本构成要素
(三)财政政策工具
国家预算(总量、结构)
税收(宏观税负、税负分配、税收优惠与惩罚)
公债
政府经常性公共支出
政府投资性支出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和类型
二、财政政策类型
(一)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
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根据经济波动状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政策。
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需要政府运行状况改变现有政策和制度,加以贯彻实施才能发生作用的政策。
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性政策。
汲水政策
在经济萧条时,通过政府扩大公共投资,带动民间资本跟进,进而扩大社会总需求。
是一种诱导性政策
以公共投资为载体
旨在促使民间投资的扩大
是一种短期政策
补偿性政策
是一种典型的反周期调节政策,指政府综合运用各种政策进行反周期调节。
与汲水政策的不同在于:不仅可以运用于通货紧缩,也可以运用于通货膨胀;不仅是政府投资的增加,也包括综合运用各种政策调节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公共支出的增长可视情况而定;调节的对象是社会经济的有效需求。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和类型
二、财政政策类型
(二)按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划分
1.扩张性财政政策:减税增支的政策,目的是刺激社会总需求。
2.紧缩性财政政策:增税减支的政策,目的是抑制社会总需求。
3.中性财政政策:既不扩张社会总需求,也不减少社会总需求的财政政策。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和类型
二、财政政策类型
(三)其他分类
1.按材质政策所规范的内容分类:
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财政调控政策
2.按财政活动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层次关系分类:
宏观财政政策——总量政策
微观财政政策——个量政策
3.按财政政策涉及的利益分配种类划分:
物质性财政政策、符号性财政政策
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一、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政策效应
(一)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1.财政政策工具与收入分配
2.财政政策工具与货币供给
3.财政政策工具与价格的关系
(二)财政政策效应的含义:即财政政策作用的结果。政策实施达到预期效果为有效,反之,则无效。
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财政政策传导机制
财政政策
税 收
财政支出
收入分配
预 算国 债
财政补贴
货币供应量
总需求
价 格
总供给
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二)财政政策效应的含义:即财政政策作用的结果。政策实施达到预期效果为有效,反之,则无效。
政策的有效性
是指政策成本与政策效益的对比。当政策效益大于政策成本时,政策是有效的;反之,则为无效。政策成本一般包括为推行某一政策所付出的研究费用、执行费用等。政策作用的消极效果也属于政策成本范畴。
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一)货币政策的含义及手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