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5章.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课件.ppt

发布:2017-04-26约3.43千字共5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概论;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理论成果和经验教训,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涵和意义,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教学难点:先进生产力的内涵;党怎样才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第二讲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 认识;第一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从1956年4月到1966年4月,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时期。;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4);中共八大召开( 1956.9);《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2); 毛泽东在初步探索中提出许多重要思想和观点,尽管有的还是不够成熟的设想,有的并未付诸实施,有的在实践中没能坚持下去,但它们都为后来的探索做了开创性的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第一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中,我们虽然遭受到严重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成就。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1966年同1956年相比,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了三倍。棉纱、原煤、发电量、原油、钢和机械设备等主要工业品的产量,都有巨大的增长。从1965年起实现了石油全部自给。电子工业、石油化工等一批新兴的工业部门建设了起来。工业布局有了改善。农业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开始大规模地展开,并逐渐收到成效。全国农业用拖拉机和化肥施用量都增长六倍以上,农村用电量增长七十倍。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为前七年的四点九倍。经过整顿,教育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科学技术工作也有比较突出的成果。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 (二) 1957年在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因为多种原因,导致党在???导思想逐渐发生了“左”的偏差,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逐渐偏离了正确方向,出现了曲折,以至后来又发展成为“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2、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 4、1962年9月的八届十中全会上,进步断言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和企图复辟,并成为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 (三)党在“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年中虽然发生过严重失误,遭受过严重挫折,但始终没有停止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 ; 2、党中央许多领导同志都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上作出了积极贡献。; 党在“文化大革命”之前的十年中虽然发生过严重失误,遭受过严重挫折,但也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这是这一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主导方面。 ; (四)即使在“文化革命”期间,毛泽东仍然提出了一些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 总之,八大以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及其所取得的成果,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前提和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基础。 ; 第二讲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第二讲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长期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关键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提出的过程; 2、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的几次重要谈话,构建出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 3、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的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完整表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社会主义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