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描写(篇章)》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物描写(篇章)》教学设计
授课人 胡忠科
课题 人物描写(篇章) 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作用。
2.能力目标: 注重学生观察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3.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观察和了解生活的兴趣。 教学
重点 1.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知识。
2.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教学
难点 实际写作应用能力的提高。 课时
安排 2课时 教学
方法 案例教学法 课
前
准
备 一、教材与学生分析
关于人物描写的方法,我们在第三单元中已经有所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在于在了解人物描写的几种方法的同时,了解描写的作用以及掌握几种细致的描写方法。描写要生动形象,往往要带有感情;描写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为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作品的主题思想服务。教学过程要便于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掌握,在写作中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学生这方面平时积累较少,课外阅读量不够,表达能力欠缺,所以本课的练习重在从学生的基础出发,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二、教具的准备
准备播放课件的工具(电脑、投影仪),或者人物挂图,塑雕等。
教学环节安排 实施思路 一、导入
1.回顾第三单元关于人物描写(片段)的内容,设置提问: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有哪几种?
答案:有四种:
(1)肖像描写: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及表情、仪态、风度等。
(2)动作描写。
(3)语言描写。
(4)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思想感情的描写。
2.游戏:猜人物,看ppt上的漫画人物图像(也可以是人物挂图,塑像等),猜猜他们是谁?你是从哪些特点认出他们的?
答案:雪村、葛优、冯小刚、赵本山。特点描述,学生讨论。答案略。
二、课前训练
请大家翻开课本,看160页案例《我想握住你的手——给一个女孩》,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问题1:你认为该短文从哪些方面对文中的女孩做了描写?
问题2:你认为该短文对女孩的描述体现了她的什么品质?哪些语句能体现出来?
问题3:你从该短文的写作特点上得到什么启示?
问题1参考: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等。
问题2参考:描写了女孩坚毅的品质,比如:“没有任何犹豫,女孩马上爬了起来,连汗都没有擦一下,又坚定地向前奔跑。”
问题3参考:一篇完整的、优秀的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是多样的、综合的,它并不一定要求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面面俱到,关键是根据表达的需要选取合适的描写方法,达到人物描写传神的目的。
三、人物描写的方法
1.学会“画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要把人物写活,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画眼睛”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1)游戏:
看ppt(或挂图),看看上面人物的眼睛,他/她们的眼神显示出人物什么样的感情?
(愤怒、伤心、无助、高兴等)
(2)《祝福》中三次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
初到鲁家:“只是顺着眼(垂着眼)”。
二到鲁家:“顺着眼”,但是“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最后一次:她“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而后在向我问了关于人死后有没有灵魂的问题后,“她那没有神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提问:以上三次眼睛的描写,表现了祥林嫂的什么特征?
答案:第一次的描写显示她善良顺从,另外也表现了她对生活还抱有希望,第二次表明她受了巨大的打击,精神开始麻木,第三次则表明她已经行将就木,生命走向尽头。“她那没有神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是她在残酷的社会的压力下最后的挣扎,也是对生命的最后的希望,但这希望显然只能以生命的代价来换取。
2.准确使用动词
人物动作描写是否传神主要看动词使用是否准确生动。
看内容提问: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当林冲听说陆谦追杀自己至沧州时,不觉勃然大怒,稍作准备便上街寻仇,这段文字中使用了那几个动词?表现了林冲的什么心理?
答案:几个动词连用,如:“买” 、“ 带” 、“ 寻”。
这几个动词的连用,准确地表现出林冲寻仇心切的的激愤心理。
(2)后写在山神庙杀敌报仇时,林冲“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 “掇”、“ 挺”、“ 拽”表现了林冲的什么特点?
答案:细心、沉着。
3. 筛选符合人物性格的材料
写人物要传神,还要注意筛选符合人物性格的材料,使人物的描写与人物性格要一致。
4.注重细节的提炼与描摹
写人物要传神,还要注意细节的描写,善于描写细节,往往能解释人物丰富的性格。
如:孙犁《荷花淀》,水生夫妇话别时,水生嫂手指震动的细节描写。
这个细节的描写充分说明了水生嫂内心的震动,一方面她是有对丈夫的埋怨,因为这么大的事丈夫先去也不和她说一声,当然这里面也有她对丈夫的担心。另一方面,她把手指在嘴里吮了一下的描写又表明她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支持丈夫抗日。这样,一个细节的描写真实地描绘出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