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东县大王国中九十五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第三次段考国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台東縣大王國中九十五學年上學期九年級第三次段考國文科試卷
命題者:黃貴玲 出題範圍:第9-11課 班級: 座號: 姓名:
綜合測驗:(70分)
1( )「風梳芒花落,人游山徑中。日暮顏色改,群山染翠紅。」本詩描述的情景應該是(1)春(2)夏(3)秋(4)冬。2( )下列詩詞中,何者流露出田園生活之樂趣?(1)斜光照虛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侯荊灰扉(2)渭娍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軍更進一杯酒,西出陽光無故人。(3)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4)蒼蒼竹林寺,杳杳鍾鐘聲晚。
3( )「小山傻傻地看著燈火,一點表情也沒有。句中「傻傻」的詞性與下列何者相同?(1)營火晚會的火焰「熊熊」上騰(2)母親的臉像一盞「亮亮」的燈(3)那「抹」彩霞(4)小英在「茫茫」人海中,不知何去何從。
4( )下列「」中的詞語,何者替換後,意思改變了?(1)我若能完成這本書,將把它「藏諸名山」-歸隱山林(2)這菜色十分可口,吃起來「芳香溢齒」-齒假頰留香(3)每逢過年返鄉,車站總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4)戰亂時期,人民總是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流離失所。
5( )「謠言是一個十足的旅行者」意同於(1)危言聳聽(2)言而無信(3)以訛傳訛(4)言行一致。
6( )下列那個句子沒有冗言贅字?(1)木棉花季一到,整個高雄彷彿就要燃燒起來(2)生活在這個世界,可隨時俯拾一些生活情趣(3)警察深夜臨檢,他們自己也似泥菩薩過江過江一樣危險(4)初夏傍晚黃昏時,我最愛騎著車追逐斜陽。
7( )「出類拔□、支離破□、鞠躬盡□、固有國□」以上□內的字,正確依序為(1)瘁、粹、碎、萃(2)萃、碎、瘁、粹(3)悴、粹、碎、淬(4)瘁、粹、碎、萃。
8( )「翻騰最高的浪頭沉得最低,最高的松樹投下的影子也最長」這段話的寓意與下列何者最接近(1)面對挫折,化阻力為助力(2大風大浪才能造就好水手(3)最好、最豐滿的稻穗,最接近地面(4)眾志成城,團結力量大。
9( )「聆聽」一詞為同義複詞,都是「聽」的意思,下列「」中的詞語,何者不是同義複詞(1)經過千辛萬苦的「跋涉」他終於找到失散的親人(2)鳥的「身軀」都是玲瓏飽滿(3)他不想「背負」太多的責任,每遇事就找藉口(4)村人聽說他自非洲回來,都來「詢問」當地的風土民情。
10( )「草木嬌小玲瓏」是表態句,以下何者不是表態句?(1)環堵蕭然(2)不慕榮利(3)秋風蕭颯(4)山川壯麗。
11( )蔡醫師搬新家,牆上有副匾額,是他結婚時,親友贈送的,請問這匾額應該是(1)里仁為美(2)秦晉之好(3)杏林春暖(4)博施濟眾。
12( )下列何句不是指世事多變?(1)白雲蒼狗(2滄海桑田(3)物換星移(4)抱殘守缺。
13( )下列文句,何者不是狀聲詞?(1)泉「泠泠」(2)鶯燕語「間關」(3)秋山「蕭瑟」(4)飢腸「轆轆」
14( )下列文句的「花」字,才是真正的植物?(1)「花」落誰家(2)三月春風舞桃「花」(3)火樹銀「花」(4)妙筆生「花」。
15( )下列有關文字構造的說明,那一項正確?(1)「弓」、「未」-指事(2)「祝」、「武」-會意(3)「信」、「忠」-形聲(4)「牛」「杳」-象形。
16( )下列各組的讀音,何者相同?(1)警「惕」/「剔」透(2)「咆」哮/「炮」製(3)「狙」擊/「齟」齬(4)「歇」息/「遏」止。
17( )「山色空濛」四個字,在六書中的造字結構是(1)象形、指事、會意(2)象形、會意、形聲(3)象形、形聲、會意(4)象形、指事、形聲。
18( )下列各組的關係,何組與其他三者不同?(1)水到渠成/瓜熟蒂落(2)膽破魂奪/魂飛魄散(3)辯才無礙/口若懸河(4)鋒芒畢露/溫和蘊藉。
19( )「風葉露穗」的「風」本為名詞,在此當動詞,解釋為「吹」。以下文句中的字,詞性亦由名詞轉變為動詞?(1)晚來天欲「雪」(2)「蠶」食鯨吞(3)冠蓋「雲」集(4)細「雨」霏霏。
20( )下列文句或詩句所描寫的季節前後不同?(1)那天正是黃梅時節,天氣煩悶,心裡悶得荒/讀書之樂樂無窮,瑤琴一曲來薰風(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3)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山上蒼松翠柏,更有一株丹楓來點綴(4)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狄花秋瑟瑟。
21( )鄭板橋:「原上摘瓜童子笑,池邊濯足斜陽落,晚風前個個說荒唐,田家樂。」是意指(1)採西瓜之辛勞(2)村童之純真(3)豐收的喜悅(4)農家生活之閒適自得。
22( )下列各句詞語,何者使用正確?(1)春他為人誠懇,「華而不實」,很受大家歡迎(2)春雨過後,滿園花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