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行业深度之五:国内机器人行业深度,量产元年,百家争鸣.pptx
摘要;;产业提速,差异化渐显;5;6;7;8;9;10;商业化飞轮模型下,看好三大类厂商布局;12;13;14;15;16;17;核心部件自研,大模型与英伟达合作。在核心零部件上,自主研发电机、减速器、控制器、激光雷达、双目相机等机器人的关键核心零部件,使得宇树对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有更高的掌控权,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优化设计和生产,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公司通用人形机器人H1,工业级四足机器人UnitreeB2以及第二代人形机器人G1,使用与英伟达合作的大模型,利用其通用AI优势为机器人赋能。
软硬件能力再升级:2025年1月16日,宇树公布的新升级的G1,软硬件能力进一步提升。G1的行走和奔跑姿态更接近人类,配备了先进的三指灵巧手Dex3-1,同时由机器人世界模型UnifoLM驱动,使G1更加适应复杂的工业化场景应用。;2008年,周剑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伺服舵机与人形机器人,2012年成立优必选。最初公司聚焦于小型人形机器人领域,并于2014年成果开发并生产小型人形机器人Alpha,2018年推出第一代Walker人形机器人,并不断进行迭代升级。
覆盖领域丰富,产品矩阵完善。优必选围绕机器人搭建了丰富的产品矩阵,覆盖教育、物流、康养、消费等多个领域,形成了“硬件+软件+服务+内容”的一站式智能服务生态圈。在人形机器人方面,推出了Alpha系列智能教育小型人形机器人,以及Walker系列大型人形机器人,主要用于工业场景的WalkerS系列已经进入多家车企进行实训。;10月发布WalkerS1,工业场景新突破。2024年10月,优必选发布全新一代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S1,搭载首创语义VSLAM导航,支持通向任务的多模态规划大模型,及学习型全身运动控制,进一步优化了工业场景应用。WalkerS1已经进入多个企业进行实训:在比亚迪,已初步完成第一阶段实训工作;在吉利进入领克工厂进行第三阶段实训;在富士康深圳龙华工厂,已完成物流场景的搬运任务。并且,优必选与东风柳汽、吉利汽车、一汽红旗、顺丰等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推动人形机器人在不同行业的应用。
2024年,WalkerS1已收到车厂超过500台的意向订单。未来,优必选计划在3-5年内重点突破3-5个行业,并且通过18-24个月的生产线实训逐步实现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医疗康复机器人龙头,拓展至通用人形机器人。傅利叶智能成立于2015年,开始时专注于医疗康复机器人的开发,在16、17年分别推出上肢与下肢康复机器人。得益于无框电机的发展,傅利叶在19年建立人形机器人项目,并在23年正式发布通用人形机器人GR-1,实现了从康复机器人到人形机器人的转变。目前,傅利叶形成了“康复机器人+伽利略系统+人形机器人(GR-1+GR-2)”的产品体系。
执行器自主研发,场景覆盖多元。在人形机器人方面,由傅利叶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执行器FSA集电机、驱动器、减速器及编码器于一体,保证了GR-1的运动灵活度与控制精准性。GR-1在迎宾接待、科研教育、工业制造与医疗康复多个领域进行应用:在中国建设银行训练,在上汽通用汽车工厂实测,借助康复领域的经验进行康复助手试练等。基于GR-1在实际落地中搜集的应用数据与客户反馈,24年9月发布的GR-2在硬件设计、开发框架、商业化等关键环节带来重要提升,主要体现在搭载的新一代12自由度灵巧手与FSA2.0提供的强劲运动控制。;;创业经验丰富,小鹏背景的资深机器人团队。公司成立于2023年,团队90%以上为技术研发人员。创始人赵同阳2016年起,先后创办了三家机器人公司,并于2020年与小鹏合资成立了鹏行智能,主导研发人形机器人PX5。李海雷具备机械设计的深厚背景,徐喆则在步态算法和运动控制拥有丰富经验。公司于2024年完成天使轮及天使+轮共计近亿元的融资,并于24年7至12月先后推出了面向科研教育的首款双足机器人SA01、工业全尺寸人形机器人SE01和全开放通用具身智能体PM01。
极致性价比:全栈自研、开源算法与自然步态。众擎通过全栈自研核心部件,成功实现了大规模降本,SA01/SE01/PM01分别仅售3.85/15/8.8万元。开源方面,SA01采用了全开源的运动控制算法方案,而PM01则开放基础操作代码,并支持x86与Orin平台的训练与部署代码。步态方面,SE01采取自研一体化谐波关节模组、强化学习和模仿学习相结合的运控方案和首创的端到端神经网络,步态非常自然。;历时一年,打造“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矩阵。星动纪元成立于2023年8月,由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孵化;在之前小星的技术积累下,24年8月星动纪元发布首款产品级人形机器人星动STAR1与灵巧手X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