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docx
1.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1.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本节课通过有理数大小比较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同时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有理数运算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数学抽象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有理数大小比较的学习,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数感和算术运算能力,能够进行正负数的简单运算。在几何图形的学习中,学生对“大小”、“长短”等概念有一定的认识。但学生对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原理和方法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理解和掌握。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人而异,部分学生对数学有较强的兴趣,喜欢通过数学活动解决问题;而部分学生可能对数学学习较为被动,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教学案例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能够迅速理解新知识;部分学生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消化和吸收。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学习有理数大小比较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一是对正负数的概念理解不清,导致在比较时出现错误;二是缺乏对有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直观理解,难以在具体情境中运用;三是面对复杂的问题情境,学生可能难以找到合适的解决策略。因此,教学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并通过多种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
教学资源
-硬件资源:电子白板、投影仪、笔记本电脑
-课程平台:班级学习管理系统
-信息化资源:有理数大小比较的动画演示视频、在线练习题库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正负数卡片)、课堂互动软件(如投票、抢答系统)
-辅助材料:彩色纸张、剪刀、胶水、计算器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展示一组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提问学生如何比较不同温度的高低,引发学生对有理数大小比较的兴趣。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正负数的概念和简单的加减运算,为后续学习有理数大小比较做好铺垫。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有理数大小比较的规则和步骤,包括正负数比较、零与其他数的比较等。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的例子,如比较-3和-1的大小,帮助学生理解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尝试比较一些有理数的大小,并分享他们的比较过程和结果。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包括比较大小、填空、选择等类型,旨在巩固学生对有理数大小比较的理解。
-教师指导:巡视课堂,观察学生的解题过程,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掌握知识。
4.案例分析(约10分钟)
-展示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如比较存款利息、股票涨跌等,让学生应用有理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决策。
5.课堂小结(约5分钟)
-学生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有理数大小比较的要点。
-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补充,强调重点和难点,并提醒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
6.课后作业(约10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练习册上的题目和在线平台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按时提交作业。
7.评价与反思(课后)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收集学生反馈,以便调整教学策略。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与实际应用:介绍有理数在物理学、经济学、气象学等领域的应用实例,如温度变化、经济收益、风速等,帮助学生理解有理数大小比较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有理数的历史背景:简要介绍有理数的历史发展,从古代的分数到现代的有理数概念,激发学生对数学发展的兴趣。
-有理数在几何中的应用:探讨有理数在几何图形的测量和计算中的应用,如比较线段长度、计算角度等,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几何之间的联系。
2.拓展建议:
-阅读相关书籍:推荐学生阅读《数学的故事》等书籍,了解数学发展史和相关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参加数学竞赛: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如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通过竞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观看数学纪录片:推荐学生观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