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总量指标与对比分析.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4章 总量指标及对比分析
总量指标
对比分析 (相对指标)
统计资料经过加工整理形成分布数列后,
我们对它的变化规律已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
然而,要作进一步的统计分析仅靠这些直观了
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寻找一些能充分
度量统计分布数量特征的统计指标,以便对不
同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对统计资料的度
量包括:对统计资料的简单描述和比较 (总量
指标、相对指标);集中趋势的度量 (平均指
标);离中趋势的度量 (变异指标)。
总量指标——数量指标
统计指标
统计指标 相对指标 (按反映的特征)
(按表现形式)
—质量指标
平均指标
数量指标 (外延指标)
反映客观现象总体规模和水平,
说明总体的外延范围的大小或数量的多少,
数量指标的数值大小必然会随总体范围变化而变动。
质量指标—— (内涵指标)
反映客观现象总体的一般水平或相对水平,
说明总体的数量对比关系,
其数值大小与总体范围大小的变动没有直接关系。
3
§4.1总量指标
§4.1.1总量指标的意义
1.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表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
或绝对水平的指标
绝对数的形式表示
是统计资料汇总的直接结果
计算相对指标、平均指标的基础。
2.总量指标的分类
(1)按反映总体的特征 (内容)——总体总量和标志总量
总体总量
即总体单位总数
表示总体本身的规模大小
标志总量
即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总和。
表示所研究现象的总水平。
总体单位总量与标志总量的区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研究目的和研究
对象的不同而变化的。
如: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总数
以该地区每个工业企业职工为总体单位时——总体总量
以该地区每个工业企业为总体单位时——标志总量
(2)按反映的时间状况——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流量
反映总体在一段时期内活动过程的总量,
指标数值可以累计相加,
数值大小和时间的长短有直接关系;
时点指标——存量
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 (瞬间)状况的总量
数值不能累计相加,
数值的大小和时间间隔的长短没有直接关系。
–试判断下列指标中哪些是时期指标
在校学生人数、招生人数、毕业生人数、出生人数、死亡人
数、迁移人数、从业人数、失业人数
经济流量与经济存量之间有密切关系。经济存
量是以前经济流量的积累,而经济存量的变动 (增
加或减少)又是经济流量的一种表现形式。有的经
济流量有对应的经济存量。
经济流量与经济存量之间有如下的平衡关系:
期末经济存量=期初经济存量±本期增减的经济流量
如:
期末资产=期初资产+本期增加的资产-本期减少的资产
期末负债=期初负债+本期增加的负债-本期减少的负债
3.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1、实物单位
实物单位指以事物的自然属性和特点进行计量的单位。
自然属性单位:台、棵、辆…
度量衡单位: 重量、长度等,公斤、米…
标准实物单位:粮食、能源 (标准吨)等;
复合单位:
特点:使用价值明确;不同使用价值不能汇总,主要用于反映
物质生成和消耗,以及难于估价的土地面积和自然资源等。
2、价值单位
以货币作为价值尺度进行计量的单位。
特点:不同使用价值可以汇总,使用价值不明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