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做学习的主人 第1课时 (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docx
第3课做学习的主人第1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第3课做学习的主人第1课时,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方法以及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与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认识学习”这一章节相关联,通过回顾学生已有关于学习的认知,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三年级学生对学习有一定的初步认识,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和书写能力,能够理解简单的学习指令,并对学校生活有一定的体验。然而,他们对学习的概念、方法以及如何管理学习时间等方面的理解还比较有限。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三年级学生普遍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学习也抱有积极的兴趣。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需要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维持他们的兴趣。学生的学习能力处于发展阶段,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一些基本的学习技能。在学习风格上,有的学生喜欢合作学习,有的则更倾向于独立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部分学生可能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学习的动力和目标;在学习方法上,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导致学习效率不高;此外,学生在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时,可能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拥有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教材,以便跟随课程内容进行学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室布置:布置教室环境,包括设置分组讨论区,为学生提供实验操作台,以便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和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教师展示一系列关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图片,如上课认真听讲、完成作业、参加课外活动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场景与学习的关系。
2.提出问题: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学习重要吗?为什么?”
3.学生回答: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学习的看法。
4.教师总结:教师简要总结学生的回答,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学习的重要性:教师从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等方面讲解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性。
2.学习的方法:教师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如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掌握学习技巧等。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讲解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坚持阅读、认真听讲、独立思考等。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实践操作: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每组完成一项与学习相关的任务,如制定个人学习计划、设计学习时间表等。
2.小组讨论:各小组分享自己的实践成果,其他学生给予评价和建议。
3.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四、课堂提问(10分钟)
1.教师提问: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如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生回答: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教师提问:教师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学生回答: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4.教师提问: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学生回答:学生再次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6.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有哪些影响?
2.学生分享: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学习影响的看法。
3.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总结,强调学习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共计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习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包括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掌握学习技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