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公交停靠站设计-.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章 公共交通优先通行交通设计
第四节 公交停靠站设计
一、公交停靠站分类
1.公交停靠站的定义及类型
在城市公共汽车交通系统中,公交停靠站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设施起到了提供公交车辆停靠、乘客上下车服务的作用。根据公交停靠站的所处位置、设置方法及站台形式,公交停靠站具有三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1)根据所处位置分类
根据公交停靠站所处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交叉口上游公交停靠站
上游公交停靠站指设置在交叉口上游区域进口道的公交停靠站,又被称为近端公交停靠站(Near-side bus stops,NS)。对于交叉口上游停靠站,公交车辆进出站点受交叉口信号灯和进口道机动车辆排队长度的影响与控制。
(2)交叉口下游公交停靠站
下游公交停靠站指设置在交叉口下游区域出口道的公交停靠站,又被称为远端公交停靠站(Far-side bus stops,FS)。
(3)基本路段公交停靠站
基本路段公交停靠站指设置在两个交叉口之间,公交车辆运行、停靠不受交叉口影响的纯路段的公交停靠站,又被称为中端公交停靠站(Mid-block Stops, MS)。
在保证公交线路站点平均站距最优的基础上,具体某一个公交站点的定位是有较大弹性的。不同所处位置的公交停靠站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位于交叉口附近的公交停靠站在减少了乘客公交换乘距离的同时加剧了交叉口的瓶颈效应。设置在交叉口上游、交叉口下游及基本路段公交停靠站的优缺点总结见表8-4-1所示。
不同所处位置公交停靠站优缺点比较表 表8-4-1
公交站点所处位置
优点
缺点
交叉口上游
①当公交车进站时为红灯相位时,可以利用红灯时间上下乘客;
②公交车在车站的排队不会堵塞交叉口
①当车辆完成停靠离站时,如果信号相位为红灯,将会阻碍后面的排队公交车进站停靠;
②车站将占用一定的道路宽度,对交叉口进口道通行能力造成一定影响;
③对于路侧型公交站,公交车进出站台将与右转车辆产生冲突
交叉口下游
①公交车在完成停靠后即可离站,不会在受到红灯阻碍;
②在设置平面过街时,乘客在停靠车辆车后过街,与车前过街相比更安全;
③交叉口各进口道汇集的线路均可以在设置出口道的车站停靠,便于实现同台换乘,避免停靠站在交叉口各个位置的重复设置
①公交车在遭遇交叉口红灯相位时,不能利用红灯相位时间上下客,并会造成公交车在车站排队可能会阻塞到交叉口,影响交叉口的交通组织;
②当公交车在绿灯时间相位到达交叉口,而交叉口出口道的车站又处于饱和状态时,车辆将不得不在进口道等待进站,并可能因此遭遇二次红灯排队
基本路段
①减少了交叉口停靠站所导致的车辆和行人的视距问题;
②减少了对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
①容易导致行人直接穿越街道,阻碍交通流正常运行,存在安全隐患;
②增加了行人通过交叉口的步行距离
2)根据设置方法分类
根据公交停靠站设置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路侧型公交停靠站
路侧型公交停靠站是指沿城市道路人行道或机非分隔带设置的公交停靠站如图8-4-1所示。对于三块板和四块板的道路且机非分隔带宽度满足条件时,可将公交停靠站站台设置在机非分隔带上,这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设站形式。当不存在机非分隔带或机非分隔带宽度不满足条件时,可将公交停靠站站台设置在人行道上,对于这种形式的公交站,公交停靠要占用和穿过非机动车道,容易与非机动车产生干扰。
图8-4-1 路侧型公交停靠站示意图
(2)路中型公交停靠站
路中型公交停靠站是指当沿中央分隔带,在城市道路每个方向内侧车道设置公交专用道时,为避免公交车辆进出路外侧公交停靠站时变换过多车道,而沿公交专用道设置的公交停靠站如图8-4-2所示。对于两块板和四块板的道路且中央分隔带宽度满足条件时,可将公交停靠站站台设置在中央分隔带上。由于我国的交通规则是车辆靠右侧行驶,公交车辆的乘客门也都是设置在右边,对于正常行驶的公交车辆如果要在这种停靠站停靠,则必须在左侧车身上设置乘客门,存在一定的技术与安全问题。另外,沿中央分隔带设置公交停靠站时,如果没有设置专门的人行天桥或地下过街通道,乘客需要穿越机动车道才能到达和离开停靠站,这不仅会影响乘客的安全,而且也会影响社会车辆的正常行驶。因此路中型公交停靠站在我国并不常见。
图8-4-2 路中型公交停靠站示意图
不同设置方法的公交停靠站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路中型公交停靠站多用于城市资金投入较多,交叉口间距较大,交叉口左转或者直行公交车辆较多,道路较宽或进行大规模的城市道路改造或者在新建的主干道上设置公交专用道时。路侧型及路中型公交停靠站的优缺点总结见表8-4-2所示。
不同设置方法公交停靠站优缺点比较表 表8-4-2
公交站点设置方法
优点
缺点
路侧型
①占用机动车道路资源少,投资较低,充分利用慢行交通空间,不需要建设很大的站台空间,易于实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