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耳颞部影像诊断学-泰山医学院.PPT

发布:2017-09-25约字共6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耳(颞骨)影像诊断学 耳(颞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耳颞骨的正常解剖 耳的正常变异 耳的病变 检查方法 普通x线摄影 体层摄影 咽鼓管造影 CT平扫及气池造影 MRI 普通X线摄影 许氏位(Schuller):观察乳突最好,颞颌关节、乳突和乳突小房及其 分布显示清晰。骨迷路显示多不清楚。 梅氏位(Mayer):显示鼓窦及鼓窦入口清。骨迷路位于岩骨中部,多显示不清。 颏顶位:可观察中耳及岩骨、内听道结构。 斯氏位(Stenver):可观察岩骨和内耳结构。 伦氏位[Runstrom):显示鼓窦及鼓窦入口清。 体层摄影(Tomography) 岩骨前后位(冠状面):不同层面可分别显示耳蜗、鼓室、听骨、外耳道、前庭、内耳道、半规管、鼓窦以及颈静脉窝,甚至面神经管。 岩骨侧位(矢状面):可分别显示外耳道、鼓室、听骨、半规管、前庭、内耳道及耳蜗等结构。 颏顶位体层摄影:可显示内耳道、咽鼓管、鼓室、外耳道等结构。 咽鼓管造影 引流法 加压法 双侧咽鼓管造影法 CT检查方法 横断扫描:自外耳道下缘向头侧连续扫描至岩骨上缘。使用高分辨力CT、靶技术、薄层扫描和骨算法重建。 冠状扫描:用于观察耳蜗、鼓室盖和面神经管等。扫描基线垂直于眶耳线,自外耳道后1cm向前连续扫描。 气池CT扫描:经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入2~4ml消毒空气,通过体位改变使空气充盈病侧桥脑小脑池,行薄层扫描。 外耳和中耳先天发育畸形 右外耳道生理曲度加强,耳道狭小,鼓室发育小。左侧骨性外耳道近外端处缝状狭窄。 内耳发育畸形 左侧水平半规管壶腹部与前庭腔均扩大。左耳蜗螺旋管发育不全。右侧内耳结构亦有同样畸形。 急性中耳乳突炎 急性中耳乳突炎 双乳突气化型,右乳突气房透亮度减低,鼓窦区无骨质破坏。 慢性中耳乳突炎 右乳突气化良好,但透亮度减低,气房间隔增厚模糊,上鼓室吸收扩大。 慢性中耳乳突炎 外耳道和上鼓室胆脂瘤 上鼓室胆脂瘤 左侧乳突硬化型,上鼓室扩大显影(箭头示),边缘光滑锐利。鼓窦入口和鼓窦区无明显骨吸收。 上鼓室和鼓窦入口胆脂瘤 右侧乳突硬化型。上鼓室和鼓窦入口明显扩大,边缘光滑。乙状窦前壁至外耳道后壁距离7mm,提示乙状窦前位。 鼓窦胆脂瘤 右乳突硬化型,上鼓室、鼓窦入口和鼓窦区有膨胀性破坏腔,边缘硬化锐利,骨桥存在(箭头示)。 胆脂瘤肉芽 左乳突硬化型,骨质增生硬化。上鼓室、鼓窦入口和鼓窦区有骨质吸收破坏腔,边缘模糊不清。 胆脂瘤肉芽 胆脂瘤伴发乙状窦前壁破坏 右侧上鼓室、鼓窦入口和邻近的乙状窦壁骨质破坏,破坏腔内的软组织呈不均匀高密度影。乙状窦轻度后移。 同一图象的骨窗清楚显示了上鼓室、鼓窦入口、鼓窦和乙状窦壁的骨质破坏。 胆脂瘤并发脑板破坏 右乳突硬化型,上鼓室鼓窦入口鼓窦及整个乳突巨大膨胀性骨质破坏腔,边缘光滑锐利,向下达乳突尖部,向后超越乙状窦。乙状窦壁尚可见(箭头1)。窦硬膜三角区脑板吸收破坏。(箭头2) 乳突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左乳突三角区较大类圆性骨质破坏腔,轮廓清楚但不规则,周围有硬化,涉及乙状窦膝部(箭头1),乳突底部有死骨片。(箭头2) 耳前蔓状血管瘤 左耳廓前方增强显著,边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箭头),相邻颞骨受压变直。 颞部血管瘤 左颞部皮下和耳廓巨大增强显著的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有分叶,其内有钙化影。肿瘤侵及外耳道,外耳道前壁骨质吸收。 外耳道神经鞘瘤 外耳道底部见软组织团块,来自外耳道软骨段的前壁,密度较低,并进入骨性外耳道,达鼓膜嵴。鼓室和乳突正常。 神经鞘膜瘤 右侧内 听道扩大,内可见较高密度的软组织增生,达内听道开口和桥小脑角池。内耳结构和中耳乳突无异常。 神经鞘膜瘤 右侧听神经明显增粗(箭1示),与其相邻的桥小脑角区有一软组织肿块(箭2示) 神经纤维瘤病 双乳突气化型,内听道扩大,骨壁吸收(箭示)。前庭和半规管无涉及。 听小骨脱位 右侧上鼓室内锤砧关节脱位,锤骨头和砧骨头之间间隙增宽。 外耳道并乙状窦前壁骨折 双侧外耳道骨折(箭头1),有错位。左乳突气房透亮度减低,乙状窦前壁骨折(箭头2)。 纵行颞骨骨折 横行颞骨骨折 正常CT表现(冠状扫描) 乳突层面 56.枢椎齿突 64.茎突 57颈静脉孔 65.乳突尖 58.颈静脉结节 66.寰枕关节 59.舌下神经管 12.乳突气房 60.枕髁 16.耳廓 61.寰椎侧块 31.后骨半规管 62.面神经降段 39.乳突窦 63.茎乳孔 40.外骨半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