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系三育人材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外语系三育人材料
1.1外语系成立以系党总支书记担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由各年级辅导员、各班主任为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政治站位,坚持党对系部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育人目标明确。
1.2外语系按照学生工作二级管理的要求,建立并实施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评价体系,以量化考核促工作成效,发挥评价体系的激励作用,不断加强辅导员和生导师队伍建设。积极探索从生导师制转轨到班主任制的转轨改革。定期召开系部年度思政工作专题会议,交流系部辅导员、生导师工作成果和总结工作经验。建立和探索全员育人的格局,加强专业教师与学生的联系,特殊学生与辅导员的联系,每个学期初开展学生思想动态调查,分析学生思想动态状况。初步建立外语系领导与学生的直接交流机制。系党总支成员以系分党校为平台,定期为学生上思政课。
4.1外语系青年志愿者协会秉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的宗旨,长期与橄榄树志愿者团队合作,组织和指导本系青年志愿者,积极开展主要以助盲、助学、文明共建及“护宝奇兵”等特色项目。 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向社会展示了我校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同时,志愿者们也志愿服务活动中锻炼自己,成长成才。
“护宝奇兵”志愿服务项目宣誓仪式
青年志愿者开展助盲活动
青年志愿者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青年志愿者开展法制服务
4.2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外语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认真关注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及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立专门为毕业生服务的工作团队,收集招聘信息,为同学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其次,辅导员经常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同学端正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系领导每年带领相关教师深入开展就业走访调研活动,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沟通对话的机会。在全面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系部就业质量报告。通过课程、讲座、竞赛活动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4.3外语系社会实践精品项目——泰宁朱口镇“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
一、项目内容
(一)“教育精准帮扶”活动项目
泰宁实践基地朱口镇小学是一所乡村小学,学生上课硬件设备较为落后,学生学习方法较为薄弱,对课外技能知识的涉略较为欠缺,为能给予这些农村学生、留守儿童一个高等的教育,我系结合本系专业知识和学生个人特长给予学生英语口语辅导、英语朗诵、英语配音等专业指导。社会实践队伍成员来自不同专业、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特殊才能,本次项目将结合成员的特长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技能,带领学生做手工、绘画艺术、舞蹈教学、泥塑制作、主持活动等,最后举办成果展示以供教学成果验收。
(二)“爱护环境共建清新福建”活动项目
泰宁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是国家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景区,为深入贯彻“清新福建”建设理念,我系实践队伍成员利用课后业余时间拍摄泰宁朱口镇优美景点,做成影集以供宣传,倡导人人爱护环境,为创建清新福建而努力。
(三)“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项目
除了给予需要帮助留守儿童教育帮扶外,我系实践团队利用课后业余时间走访留守儿童家庭,了解留守儿童生活起居,给留守儿童父母亲发送留守儿童在乡村的生活照片,为他们捎去一份思念的寄托。
三、项目实施过程
项目一:教育精准帮扶
项目二:爱护环境共建清新福建
项目三:关爱留守儿童
四、项目成果汇报
5.文化育人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外语系通过“永远跟党走,拥抱新时代”之主题摄影展、“学懂、弄通、做实”之网络知识竞赛、“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之红歌接力比赛、“牢记时代使命,书写人生华章”等主题教育活动,活动形式新颖多样、贴合学生群体,活动覆盖面广、参与度深,通过各项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能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用正确的思想武装头脑,心系祖国,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与时代共同进步。
外语系精品校园文化项目——明日之师综合素质提升工程(明师工程)
外语系在师范生培养教育中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和工作创新,以习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为教育目标,通过“明师工程”项目抓规范,重学习,积极培养提升全体师范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课堂内外各类教育活动的结合,探索三年一贯、循序渐进的师范生职业养成教育模式,增强了我系师范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实现师范生在“综合素质、专业技能、个人形象、教育情怀”等方面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做新时代好老师主题讲座
“明师工程”之“一站到底”选拔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