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8.1-8.6_2013.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场和磁场
人类对电磁现象的认识过程
摩擦起电,磁铁生磁--两种互不相关的现象
1819年奥斯特发现电流对磁针的作用
1820年安培发现磁体对电流作用 --电磁相互联系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提出电场和磁场观点
1865年麦克斯韦建立系统的电磁场理论--提出电磁波
电磁学的研究对象
1. 电荷、电流产生电场和磁场的规律
2. 电场和磁场的相互联系
3. 电磁场对电荷和电流的作用
4. 电磁场对实物的作用及引起的各种效应
电和磁
• 第七章 静止电荷的电场(静电场)
• 第八章 恒定电流的磁场
• 第九章 电磁感应 电磁场理论
第七章静止电荷的电场
§7-1 物质的电结构电荷 库仑定律
§7-2 静电场 电场强度
§7-3 静电场的高斯定理 真空中
§7-4 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电势
§7-5 电场强度与电势梯度的关系
§7-6 静电场中的导体 导体内
§7-7 电容器的电容定理
§7-8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介质里
§7-9 有电介质时的高斯定理
§7-10 静电场的能量 任意空间
§7-1 物质的电结构 电荷 库仑定律
§7-1 物质的电结构 电荷 库仑定律
1. 电荷
1. 电荷
摩擦起电和雷电:对电的最早认识
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电性力:同号相斥、异号相吸
电荷量:物体带电的多少,q
2. 电荷守恒定律
2. 电荷守恒定律
2. 电荷守恒定律
• 物质的组成
⎧ 质子(+)
⎧
原子⎨⎪原子核⎨⎩中子
⎪⎩电子(-)
起电机
• 摩擦起电的本质
通过某种作用破坏了物体的电中性状态,使
物体内电子不足或过多而呈带电状态。
电荷守恒定律:
如果一个系统与外界没有发生电荷交换,系统内无论发生
怎样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其正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说明:
电荷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宏观过程(如起电、静电感应、
电极化、电中和)和微观过程( 如核反应等基本粒子过程 ) ,是
物理学中普遍的基本定律之一。
+ −
如: 238 234 4 γ →e +e
U→ Th+ He
92 90 2
e+ +e− → 2γ
3. 电荷量子化
3. 电荷量子化
1913年,密立根用液滴法从实验中测出所有电
子都具有相同的电量,而且带电体的电量是电
子电量的整数倍。
电子电量 e
密立根
带电体电量 q=ne, n=1,2,3,...
电荷的这种只能取离散的、不连续的量值的性质,叫作电荷
的量子化。电子的电荷e称为基元电荷,或电荷的量子。
1986年国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