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存货、所得税与差错更正 讲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班概述
专题班共涉及十八个专题,具体如下表所示:
课件
专题名称
专题01
存货、所得税及差错更正
专题02
固定资产、所得税及差错更正
专题03
投资性房地产和所得税
专题04
长期股权投资及差错更正
专题05
无形资产、所得税及差错更正
专题06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专题07
资产减值
专题08
金融资产及差错更正
专题09
股份支付
专题10
长期负债及借款费用
专题11
债务重组及差错更正
专题12
或有事项、所得税及差错更正
专题13
收入及差错更正
专题14
所得税
专题15
外币折算
专题16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专题17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专题18
合并财务报表
专题班重点介绍了中级考试中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并通过举例具体分析重要章节所涉及的一些历年常考知识点。
专题一 存货、所得税及差错更正
一、本专题主要内容
(一)存货的初始计量
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存货成本的构成如下图所示:
存货成本采购成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存货成本
采购成本
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加工成本
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其他成本
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1.存货期末计量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2.可变现净值的含义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3.存货期末计量的具体方法
(1)存货估计售价的确定
存货估计售价的确定如下图所示:
有合同合同数量内合同价超过合同数量
有合同
合同数量内
合同价
超过合同数量
一般市场价
一般市场价
无合同
(2)材料存货的期末计量
材料存货的期末计量如下图所示:
材料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材料可变现净值=材料估计售价-材料出售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材料账面价值的确定
材料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材料可变现净值=材料估计售价-材料出售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
材料账面价值的确定
若材料直接出售
若材料用于生产产品
①产品没有发生减值:材料按成本计量
②产品发生减值:材料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材料可变现净值=产品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产品出售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
(3)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方法
期末对存货进行计量时,如果同一类存货,其中一部分是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另一部分则不存在合同价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区分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和没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存货,分别确定其期末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从而分别确定是否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4)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
①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②企业的存货跌价准备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转回
③当符合存货跌价准备转回的条件时,应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内转回
④对已售存货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的,还应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冲减当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实际上是按已售产成品或商品的账面价值转入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企业按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也应按比例结转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
企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其中有部分存货已经销售,则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同时按出售比例结转对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其会计处理为: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三)存货跌价准备的所得税影响
企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导致存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由此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所得税费用。
二、专题举例
【例题1·计算分析题】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货的账面价值为1 390万元,期末甲公司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其具体情况如下:
(1)A产品100件,每件成本为10万元,账面成本总额为1 000万元,其中40件已与乙公司签订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销售价格为每件11万元,其余A产品未签订销售合同。
A产品2010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件10.2万元,预计销售每件A产品需要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5万元。
(2)B配件50套,每套成本为8万元,账面成本总额为400万元。B配件是专门为组装A产品而购进的。50套B配件可以组装成50件A产品。B配件2010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套9万元。将B配件组装成A产品,预计每件还需发生加工成本2万元。
2010年1月1日,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30万元(均为对A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