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环境管理与规划作业(谈中山)第三次作业.doc

发布:2020-09-14约5.01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3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 号 2018010500058 姓 名 谈中山 课程代码 20046 课程名称 环境管理与规划 评阅教师 第 3 次任务 共 3 次任务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分数 得分 评阅人 一、单选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C B C B B C C 1、我国在制定和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都是以( A )行为为主要目标。 A.末端处理 B.循环经济 C.污染预防 2、下列不属于污染预防的内容是(C )。 A.材料替代 B.工业污水处理后循环利用 C.生活垃圾外运 3、制定环境管理方案的目的在于( C )。 A.消除组织的环境影响 B.满足相关方的所有要求 C.实现组织的目标和指标 4、环境管理主要是针对( C )而言的一种管理活动。 A.环境污染 B.原生环境问题 C.次生环境问题 5、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对( B )的管理。 A.物 B.人 C. 技术 6、不属于环境绩效指标(EPIs)的是( C )。 A.管理绩效指标(MPIs) B.作业绩效指标(OPIs) C.生产总量指标(DTQIs) 7、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均是遵守管理理论的(B )。 A.目标管理模式 B.PDCA模式 C.订单式管理模式 8、( B )环境管理体系是产品生态管理的重要标准。 A. IS014000 B. IS014001 C. IS014002 9、权衡各类环境影响的重要性,即确定不同影响类型的权重,下列方法中一般不采用( C )。 A.专家咨询法 B. 层次分析法( AHP) C.SWOT分析法 10、(C )设计可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的可更新性,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 A产品生态 B.产品整体概念 C.产品的模块化 得分 评阅人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0多年的实践证明,将环境污染控制的重点放在末端或污染物排放口,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是以后环境管理的主流模式。(× ) 2、在现行环境保护法规、管理、投资、科技等工作中,占支配地位的是单纯污染控制,而缺少对面临全球系统的环境威胁提出适当的解决办法。( √ ) 3、废物减量化与末端治理相比,并没有明显的优越性(× ) 4、环境绩效评估的根本目标为:改善环境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 ) 5、环境绩效基准是生产实施阶层为了评估环境绩效而设定的环境目标、标的或其他基准。(× ) 6、组织选择EPE指标所包括的定性或定量的数据或信息应系统规范详细。( × ) 7、清洁生产是人们在环境保护战略上改变过去的被动反应为主动预防的新思想和新观念。(√ ) 8、环境标志是一种只标在产品上的标签,是产品的“证明性商标”。( × ) 9、产品生态设计应注意使产品易于清洁、维护和维修,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 10、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生态产品设计与新产品开发中所起的作用是从产品的设计阶段就考虑产品用后的拆卸和资源的回收利用。(√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 √ × √ × × √ × √ √ 得分 评阅人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末端控制又称_末端治理__或末端处理___,是指在生产过程的__终端____或者是在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界之前,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其进行_物理_____、___化学_或_生物_过程的处理,以减少排放到环境中废物总量。 2、我国的环境管理发展历程中的第二阶段确定了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提出了“__三同步____、三统一”的大政方针。 3、实行清洁生产,就意味着一种综合的_预防环境污染战略连续应用于工艺过程和产品,以减少对人体和环境的风险性。 4、___工业企业__既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之一,也是环境保护和工业污染的防治主体。 5、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又称_杜邦模式。基本特点是通过_循环__来延长生产链条,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_可再生资源,同时提高产品的耐用性等。 6、2000年,日本制定了《促进循环社会形成基本法》,提出__把整个社会建成循环型社会___的发展目标。 7、清洁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_产品寿命和服务领域持续地应用整体预防的环境保护战略。增加__生态效率,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