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土墙算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挡土墙设计与验算说明
1.1 设计资料
1.1.1 墙身构造
本设计任务段为K1+300~K1+360的横断面,为了减少填方量,收缩边坡,增强路基的稳定性,拟在本段设置一段重力式路堤挡土墙,其尺寸见挡土墙设计图。
拟采用浆砌片石仰斜式路堤挡土墙,墙高H=8m,墙顶填土高度为,顶宽,底宽,墙背仰斜,坡度为-0.25:1,(α=-14.04°),基底倾斜,坡度为,(=11.18°),墙身分段长度为10m。
1.1.2 车辆荷载
根据《路基设计规范(JTG 2004)》,车辆荷载为计算的方便,可简化换算为路基填土的均布土层,并采用全断面布载。
换算土层厚
其中: 根据规范和查表
γ为墙后填土容重
1.1.3 土壤地质情况
填土为砂性土土,内摩擦角,墙背与填土间的摩擦角,容重为
砂性土地基,容许承载力为[]=500KPa。
1.1.4 墙身材料
采用7.5号砂浆,25号片石,砌体容重为3;按规范:砌体容许压应力为,容许剪应力为,容许拉应力为。
1.2 墙背土压力计算
对于墙趾前土体的被动土压力,在挡土墙基础一般埋深的情况下,考虑到各种自然力和人畜活动的作用,以偏于安全,一般均不计被动土压力,只计算主动土压力。
其计算如下:
1.2.1 主动土压力计算
1.2.2 土压力作用点位置确定
1.3 墙身截面性质计算
1.3.1截面面积
A1 =2×8=16m
A2 =2.295×0.55=1.26m
A3 =2.295×0.45/2=0.516 m
ΣA=A1+A2+A3 =17.776m
3.3.2 各截面重心到墙趾的水平距离:
X1=2.255+9×0.25-2 /2-8×0.25/2=2.5 m
X2=(2.25+2.25/5×0.25)/2+0.55/2×0.25=1.25m
X3=(0.0+2.25+(2.25+2.25/5×0.25))/3=1.5m
∴ 墙身重心到墙趾的水平距离
= (10.8×2.28+0.72×0.77+1.81×1.59)/17.776
=2.382
墙身重力:
G=k ΣAi=23×17.776=408.848kN
1.4 墙身稳定性验算
1.4.1 抗滑稳定性验算
验算采用“极限状态分项系数法”。
滑动稳定方程:
=[1.1×408.848+1.40×(7.88+151.36×0.2)-0.5×0]×0.38+(1.1×408.848+1.40×7.88) ×0.2-1.40×151.36+0.3×0
=71.4380
将数据代入方程后计算,满足要求。
∴ 所以抗滑稳定性满足要求。
1.4.2 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验算采用“极限状态分项系数法”。
倾覆稳定方程:
=0.8×408.848×2.382 +1.3×(7.88×2.67-151.36×2.14)+0.5×0
= 385.370
将数据代入方程后计算,满足要求,所以抗倾覆稳定性满足要求
∴ 所以抗倾覆稳定性满足要求
1.4.3 基底应力及合力偏心距验算
为了保证挡土墙基底应力不超过地基承载力,应进行基底应力验算;同时,为了避免挡土墙不均匀沉陷,控制作用于挡土墙基底的合力偏心距。
基础地面压应力
①轴心荷载作用时:
= (408.848×1.2+1.4×7.88) ×cos+1.4×151.36×sin=533kN
所以=533÷(2.29×1)=232.75kPa[σ]=350kPa
故基础地面压应力满足要求。
②偏心荷载作用时
作用于基底的合力偏心距
=408.848×2.382+7.88×2.14-2.785×151.36/408.848+7.88=1.36
故偏心距与基础地面压应力均满足要求。
地基承载力抗力值:
地基应力的设计值应满足地基承载力的抗力值要求,即满足以下各式,
因为如图一所示挡土墙的基础宽度大于3m且埋置深度大于0.5m,则:
=350+0.3×18×(3-2.25)+1.6×18×(2.1-0.5)=400.85
①轴心荷载作用时, =232.75〈400.85
②当偏心荷载作用时, =319.71〈400.85×1.2=481.02
故地基承载力抗力值符合要求。
1.4.4 墙身截面强度计算
(1)强度计算,要求:
ak==0.69为轴向力偏心影响系数,
按每延米长计算:
=1.05×[1.2×408.848+1.4×16.06]=538.748kN
=0.69×2.29×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