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分章巩固练习题答案解析(第四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分章巩固练习题答案解析(第四版)
PAGE1 / NUMPAGES18
湖南新东方教育培训中心 考试培训网 电话:0731第三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分章巩固练习题答案解析(第四版)
(考试指南中基础知识练习题必须全部完成)
反馈邮箱: hnxdfpx@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B
【解析】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2. 【答案】C
【解析】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所要研究的对象本身是好还是坏,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还是具有消极意义。
3. 【答案】B
【解析】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其计算公式是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4.【答案】C
【解析】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定义为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
其计算公式是: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5. 【答案】A
【解析】根据劳动力供给弹性的不同取值,劳动力供给弹性可分为若干类:当Es =1时,单位供给弹性,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同。当Es 1时,供给富有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当Es 1时,供给缺乏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
6. 【答案】B
【解析】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求的运动,同时决定一个经济社会的就业规模和获得的工资量。从生产要素投入的视角观察,劳动力市场供求运动调节着劳动资源的配置;从收入的视角观察,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运动决定着工资。就业量与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7. 【答案】B
【解析】实际工资是指经价格指数修正过的货币工资,用以说明工资的实际购买能力,其计算公式为:实际工资=货币-资/价格指数。
8. 【答案】D
【解析】计时工资是依据工人的工资标准(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与工作时间长度支付工资的形式;计件工资是依据工人合格产品数量(作业量)和计件工资率计算工资报酬的工资支付形式。计件工资实际上是计时工资的一种转化形式。
9.【答案】C
【解析】从世界各国情况来看,基尼系数小于0. 2时,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小;基尼系数在0. 4以上,则表示收入差距比较大;通常的基尼系数在0. 2-0. 4之间。
10. 【答案】C
11. 【答案】A
【解析】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依据洛伦茨曲线创制的用来判断某种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一种尺度,亦即社会居民或劳动者人数与收入量对应关系的计量指标。当基尼系数接近0时,收入便接近于绝对平等;反之,当基尼系数接近1时,收入便接近于绝对不平等。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收入越不平等。
12.【答案】A
13. 【答案】B
【解析】在现代经济学中,对于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有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库兹涅茨比率、人口(或家庭)众数组分布频率、帕累托定律等。最常用的是基尼系数,它具有方法简单(用一个介于0-1之间的数值即可表示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程度)和可比性强的特点。
14.【答案】D
【解析】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手段,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货币政策的基本手段是调节货币供应量,直接目的是调控利息率,最终目标是通过利率的变动影响投资、消费和政府支出,达到增加或降低有效需求,使总供给与总需求趋于均衡。
15. 【答案】B
【解析】技术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引进先进技术替代人力,以及改善生产方法和管理而造成的失业。
16.【答案】D
【解析】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的繁荣与萧条的周期循环所产生的失业。因为经济周期不能科学预测,持续期限、影响深度与广度等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它是一种最严重、最常见而又最难对付的失业类型。周期性失业属于总量性失业,即处于供过于求状态的失业。
17. 【答案】C
【解析】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直至获得就业岗位时所产生的时间滞差,以及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它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经常的动态性变化,表明劳动力经常处于流动过程之中。
18. 【答案】B
【解析】总量性失业又称为“需求不足性失业”。需求不足性失业是由总需求不足造成的,接受市场现行工资率,有就业要求的人不能满足其就业需要而引起的失业。总量性失业的直接表现是大量求职人员找不到工作,一些已就业的人员被辞退;其间接表现则是就业人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