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09届高三一模(理综).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北京市东城区2008—2009学年度综合练习(一)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3爷,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卡分为I卷机读卡和Ⅱ卷答题卡。考试结束时,将所有答题卡收回。
第I卷(选择题 共12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信息涂在指定机读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Fe56
Cu 64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细胞结构共性的是
A.都具有遗传物质 B.都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结构
C.都具有核糖体 D.都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2.下列关于环境稳态的调节,符合图1曲线走势的是
A.若横轴代表血糖浓度,则纵轴可以代表胰岛素浓度
B.若横轴代表甲状腺激素浓度,则纵轴可以代表促甲
状腺激素浓度
C.若横轴代表注射疫苗后的时间,则纵轴可以代表短
时间内相应抗体的浓度
D.若横轴代表,则纵轴可以代表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3.设置对照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 下列关于对照设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把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有核和无核两部分
B.研究氧浓度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进行
C.研究酶的高效性使用体积分数大于或小于3%的过氧化氢溶液
D.研究植物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液的效果,使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色
4.下列关于微生物的代谢叙述合理的是
A.维生素是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
B.只有改变微生物的遗传特性,才能实验对微生物代谢的人工控制
C.一般情况下,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可产物对酶活性的抑制
D.环境中存在某种物质时,微生物才能合成分解此物质的酶,则该酶一定是组成酶
5.化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臭氧对人体健康有益无害
B.液氯罐泄漏时,可将其移入水塘中并加入生石灰
C.由石英制取单晶硅的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6.有关玻璃棒在实验中的用途及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①物质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
②用玻璃棒蘸少量溶液做焰色反应;
③测溶液pH时用玻璃棒蘸溶液;
④过滤时引流,玻璃棒下端靠在漏斗内滤纸的任意部位;
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要用玻璃棒引流;
⑥加热坩埚中硫酸铜晶体时用玻璃棒搅拌。
A.①⑤ B.③⑥ C.②⑥ D.②④
7.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互为同位素
B.pH=1的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C.元素周期表中从上至下同主族元素单质的熔、沸点依次升高
D.、氢气、铁分别与氯气反应,都会因用量或条件不同而生成不同产物
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推断冶炼金属时可能的方法
B.根据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可以寻找合适的半导体材料
C.根据某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可以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D.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以判断某些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
9.用图2装置(X、Y是直流电源的两极)分别进行下列各组实验,则下表中所列各项对应关系均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电源X极 实验前U形管中液体 通点后现象或结论 A 正极 溶液 U形管两端滴入酚酞后,a管中呈红色 B 正极 溶液 管中电极反应式是 C 负极 混合溶液 相同条件下,a、b两管中产生的气体总体积和能相等 D 负极 胶体和导电液 管中液体颜色加深
10.短周期元素X、Y、Z中,X与Y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X的原子半径大于Y,X与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Y是非金属元素
B.若的半径
C.X、Y、Z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不同周期
D.若X、Y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则原子序数
11.乙酸橙花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3,挂名于该
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属于族化合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