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8年最新整理】农村寄宿制学校德育研究结题报告.doc

发布:2018-02-19约1.7万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寄宿制学校德育工作课题模板 [摘要]:《农村初中“偏离常态学生”转化策略研究》是结合我校实际提出的我县首批立项“十五”科研课题。以我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后进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遵循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育人原则,通过学习转化后进生的有关经验文章和专家的论著,转变教师育人观念。在三年的研究过程中调查分析了农村初中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分析了我校后进生的行为特点、心理特点;研究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就采取怎样的措施、对策有效地转化后进生,取得了一系列的认识成果、操作成果、实践成果。主要形成了“爱、导、促、评”的转化后进生操作模式,在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活动、家庭配合转化后进生三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我们的研究成果既继承了前人转化后进生的成果,更有了转化后进生的创造性认识。形成了切实有效的操作模式。 [关键词]后进生 转化 教育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课题的界定 1、背景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01年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其思想理念的关键之一是:教育要以“三个代表,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转变教师的育人观念,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是其宗旨,用它指导我们教育教学工作,教育好每个学生,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就是我们的职责。我们的教育不再是仅仅为高级学校选拔优秀学生,更要重视大部分中、后进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关注后进生的发展。是衡量素质教育的一把尺子,不管任何学校,只要教育存在,就少不了后进生。目前,由于我校的办学条件、生源因素,决定了我校的后进生面相对较大,严重制约了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面对这些情况,我校积极响应教育局“科研兴校”的号召,由校长负责,主任担头,紧锣密鼓的成立了课题组,组员由中青年骨干教师、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组成,全体教师共同参与,提出了《农村初中转化后进生的对策研究》的课题,经过学校领导、教师的论证,并请教研室专家的指导,反复修改,几易其稿,确立了研究方案。2001年12月被批准立项为县“十五”首批科研课题,拉开了我校转化后进生的研究工作的序幕。 2、课题的界定 “后进学生”是指由于教育的主导影响下,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学习方面都达不到根据教育培养目标对该年级阶段所提出的基本要求的一部分特殊学生,也就是品德、行为习惯、学业都较差的学生,单方面表现较差的学生不是后进生。 我校在确定后的概念时借鉴了李洪元等老师在《后进生心理特点与教育》一书中对后进生的内涵、外延的解释,对后进生加以界定。首先后进生是一个集合性概念,其行为表现有结构性特征,要把后进生的品德、学习方面的行为表现联系起来看,“后”是不仅指学业差下、困难,更主要是品德不良,互相影响,构成他们的特征行为表现。其次后进生的行为表现具有力度特征。后进生的“差”要达到一定严重的程度。第三,后进生的行为表现还具有动态特征,即“后”是现象,本质上是“进”的。再利用喻国良老师的综合评定标准,从大方面确定后进生,即①、学习标准,主要学科在多次考试中总评不及格,大大低于教学要求及自己相应的智力水平。②、品德标准,即在学校平时表现和各项活动中,思想意识不良,道德意识不良,易受消极因素的腐蚀,不思进取,自暴自弃,操行评定与一般同学相去甚远。③、行为标准,违规违纪多次,行为习惯不良。且屡教不改,不良行为发展成为习惯、定势。 课题中的“转化”是指采用符合教育规律的,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给与后进生学生思想、情感、心理、学法等方面的帮助,改变后进生思想意识差,行为习惯差,学习差的现状,使他们发展成为符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合格的中学生。 课题中的对策:是指根据转化后进学生工作中的学校,教师、家长的不同角色,不同作为来考虑的组织,操作课堂教学模式等系列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比较系统的理念、行为和方式方法。 二、??? 课题研究的意义 1、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和现代课堂教学的实施工作。 教师的育人观念和素质教育的育人观念存在差距。在推行素质教育、实施现代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们虽然明白素质教育含义,了解现代课堂教育的要求,但教学过程中歧视后进生、关爱优生的现象仍然存在,对后进生的教育薄弱得多,甚至是放弃。留有太多应试教育的痕迹,看学生的变化,只在乎成绩的高低。对后进生的教育,批评抱怨多于鼓励表扬。还未做到真正民主平等、发展的看待后进生,从教育观念到教育行为都有待转变。 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深入学习素质教育的内涵与要义,把素质教育的内涵与要义用在后进生的转化与发展上,素质教育的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 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