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课3.2多彩的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ppt

发布:2017-05-28约1.9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塑料袋被国际人士评为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之一”。 一节小小的5号电池造成的污染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绝收; 一粒纽扣电池可污染60万升水,等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 * 第二节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4)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一)消费心理面面观 心理 从众心理 求异心理 攀比心理 求实心理 特点 利 弊 态度 仿效、重复(跟风,随大流) 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 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会误导经济的良性发展,对个人生活不利 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与众不同标新立异 展示个性、推动新工艺、新产品的出现。 过分标新立异代价大,社会不一定认可。 具体分析,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炫耀性 盲目性 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不健康的心理 、不可取。 符合实际,讲究实惠。 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利。 是理智的消费,应大力提倡。 无 无 人无我有 人有我有 人有我优 理智实惠 温馨提示: 求异心理 从众心理 攀比心理 求实心理 消费心理 消费行为   A.看看大多数人在哪里建,我就建在哪里,大家在一起热闹,房子式样什么要和别人差不多,不要太突出。 B.大家在一起没有意思,瞧他们都建在山脚下,我这么有个性的人怎么能和他们一般,我要建在山腰上。 C.我的房子地段肯定要比别人的好,房子造型……要有新意,不能让别人看贬了。 D.看看家里的存款有多少,再根据地段方便与否选一个地方。 一群人走进了世外桃源,景色优美。现在让你选一个地方,在那里建一幢房子住下来,你会选择在哪里? 从众心理 求异心理 攀比心理 求实心理 “卡奴”的生活 这些称号给我们什么启示? (二)做理智的消费者 ——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也叫过度消费:指超出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 这种消费行为缺乏理智,具有盲目性,容易助长攀比之风和浪费现象,于己于国是不利的。 贷款消费是否是超前消费? 超前消费 想一想 果戈里的小说《死灵魂》中有个人物叫泼留希金,他积攒了很多的钱财却不消费,钱锁在箱子里,以至纸币霉烂变质,用手一碰就化为灰,地窖的面粉硬的像石头,要用斧子去劈。 启示? 抑制消费 也叫滞后消费:指远远低于自己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滞后消费过于节俭,不利于自己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利于推动社会生产规模扩大。 消费既不超前消费也不滞后,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适度消费。 抑制消费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 入=当前的收入 + 未来收入预期) 在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2)理解: ①消费支出应与收入相适应 ②适度消费,既不超前也不滞后 (1)要求: 材料:作为一般的工薪家庭,这对夫妻是否应该看到打折就购买玉器和珠宝?启示? 结论:不应该,因为打折而冲动购买自己不需要的商品,属于盲目消费。启示我们: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避免 避免盲目跟风 避免情绪化消费 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 “三个避免” 在消费过程中应注意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绿色消费 (5R)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绿色生活,环保选购 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分类收回,循环再生 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文明型” 社会 绿色消费核心 : 可持续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考虑自身收入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不能跟风,随大流 3.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不能浪费 4.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消费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温馨提示: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消费心理面面观 做理智的 消费者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课堂小结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