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经济生活》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0914.ppt

发布:2017-12-12约3.48千字共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根据自己每月的零用钱,运用我们本课所学的消费原则,模拟一份个人的合理化消费计划,当理智的消费者。 * 饿 《重庆晨报》2007年11月11日报道:家乐福沙坪坝超市十周年店庆,10日的促销活动中,原价51.4元的5升装菜油只卖39.9元。早4点就有大量市民排队等候,8点40开门营业时,店外已排有10米长龙,由于人多拥挤,超市东门入口处发生踩踏事故。造成3人死亡,31人受伤,其中7人重伤。 记者采访获知:眼下身价看涨的食用油是居民最注目的抢手货,部分餐馆也派人来抢购,9日开门2小时就出现了断货。10日抢购菜油的多是年纪较大的低收入者,受伤的多为老人。也有不明卖什么就参与被挤伤的市民。 思考: 你认为出现消费者抢购菜油的现象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 收入、商品的价格、 使用价值、消费心理。 1、消费心理面面观 如如:今年你考到全班第一名,你妈不是说要给你买一件衣服吗?你准备买哪一个牌子的,李宁还是夏奈尔的? 情境1: 果果:你们买什么衣服,我也要让我妈妈给我买哪件? 情境2: 果果: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款衣服,800元左右,穿起来又新奇又前卫的,我就要买那件。 情境3: 果果: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款VIVI杂志热推款,加上其他费用也就1000元左右,我们学校没有人穿,我就要买那件。不求最好,单求最贵。 情境4: 果果:我不打算买太贵的,我想买一件价格合理,质量好,穿的也舒服的衣服.只买对的,不选贵的。 仔细阅读这四个情境,思考果果是什么样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我的意见: 1、从众心理—要具体分析—盲目不可取 2.求异心理—要考虑代价—过度不提倡 3、攀比心理—端正出发点—不健康 4、求实心理—要考虑周全—很理智 做理智的消费者 盲目从众不可取, 过分标新吓死人, 虚荣攀比活受罪, 理智求实乐融融. “月光族”每月薪水花光光也。 钱什么时候才会是个够? 你手握多少钱? 过着怎样的生活? 是绚烂?是朴实?是拮据? 还是外表光鲜的“负翁”? 2、做理智的消费者 你赞同“月光族”的“负翁”式消费吗?为什么? 思考 2、做理智的消费者 原则一:量入为出 适度消费 要求: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 力之内进行消费 度? 收入水平 反对?超前或滞后 2、做理智的消费者 “月光”族的理由: 我们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吃好的,穿名牌,开私家车,住别墅。什么时髦就买什么,只要我们高兴。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消费心理? 这样的消费有无缺陷? 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2、做理智的消费者 原则二:避免盲从 理性消费 避免情绪化购物,保持冷静,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 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要有合理的消费结构。 2、做理智的消费者 思考 你认为居民消费是个人的私事吗? “任何一个小数乘以十三亿就是一个大数;任何一个大数除以十三亿就是一个小数。” -温家宝总理的乘除观 2、做理智的消费者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从2007年6月1日起,在全国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必须明码标价,并另行收款。 国家有关部门为什么要作出此决定? 中烹协与商务部共同起草的《餐饮企业经营规范》2007年12月1日在全国实施,该规范中首次要求减少提供一次性筷子。 可持续发展观认为: 如果消费超过了资源供给能力,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那么,这不仅仅是“地球的沉重负担”,也使我们人类陷入困境。 我国现有资源储备量只能养活2.8亿人; 我国现有淡水资源只能养活1.9亿人; 我国现有的森林覆盖率只能养活2.3亿人 摘自《南风窗》 这对我们的消费有什么启示? 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 绿色消费可概括为“5R” 节约消费,减少污染(Reduce) 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 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 分类回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