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换入资产入账成本浅探.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技术探索ITECHNICALPROBE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换人资产人账成本浅探
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李争光 盐城-T-@Fg 李 萍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 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时,则换入资产入账成本等于换入资产
交换》(以下简称 “新准则”)对换人资产入账成本的计价方式作出 的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在不涉及补价情形下非货币
了规定,重新启用了公允价值的计价方式,并且对换入资产人账成 性资产交换应确认的损益等于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或换出资产
本计价的两种方法规定了严格的条件。与以前颁布的旧的非货币 的公允价值)减去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二是涉及补价的情况。在
性资产交换准则相比,新准则的颁布在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控 涉及补价的情形下,同样需要考虑是否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换入资
制企业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来操纵利润、实现关联方交易等现 产公允价值比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更加可靠。当没有确凿证据表明
象方面将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但是在新准则的具体执行过程中 换人资产的公允价值比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时,支付补
发现仍然存在着新准则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过程中的相关税费的 价方的换人资产入账成本等于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
处理、多项资产交换条件下换入资产成本如何计价等方面存在有 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收到补价方的换入资产的入账成本等于
关不完善的地方。本文只对新准则关于换人资产入账成本的规定 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收到的补价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当
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换人资产的公允价值比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更
一 、 关于换入资产入账成本的规定 加可靠时,支付补价方的换人资产成本等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
新准则规定了企业在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时可以采用 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收到补价方的换人资产人账成本等于换
两种方式来对换入资产人账成本进行计价,即换入资产基于公允 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在涉及补价情形下非
价值(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计价,确认交换损益;换入资产 货币性资产交换应确认的损益等于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换出
基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计价,不确认交换损益。同时新准则对发生 资产的账面价值。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的企业来说究竟选择哪种方法对换入资产 在换人资产的人账成本按照公允价值计价的情形下,关键和
进行计价规定了不同的使用条件。当企业之问的非货币性资产交 难点是要判断和确定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是否比换出资产的公允
换业务满足该项业务具有商业实质、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价值更加可靠。
能够可靠地计量地情况下,才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换人 (二)换入资产入账成本基于换 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价 。不确
资产的入账成本进行计价并确认交换损益。只要企业之间的非货 认交换损益 对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在不满足具有商业实质
币性资产交换不能够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中的任何一条,企业 且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的情况下,换入资
就只能基于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对换入资产的入账成本进行计价 产的入账成本要基于账面价值进行计价,并且资产交换过程中不
并不确认交换损益。 确认交换损益。同样在换入资产认账成本基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新准则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 、 计价的情形下,根据是否涉及补价,换人资产入账成本的确定也不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 相 同。
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 (即补价)。非货币性资 一 是不涉及补价的情况。在不涉及补价的情形下,换入资产的
产交换准则指南中对于判断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是否为非 人账成本等于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二是
货币性资产交换给出r一个数字化的判断标准 ,即以25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