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的基础操作方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方法实践与反思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做到课前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和学法,特别是在讲新课时,总是先把新课知识点讲得很细,然后再让学生练习。可是总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练习的时间很少;基础不好的学生仍然没听懂;由于平时学习时间占了太多,期末复习时间很少,一部分学生怕上数学课,因为他们觉得数学课要动脑筋,……我作为教师,也深感疑惑:我已经讲得很细很透了,为什么还在有学生听不懂?我也努力给课堂创设有趣的氛围了,为什么还是有学生讨厌数学?为什么我付出那么多的心血,我的预期目标仍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有差距?一堂好课的标准到底是什么?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方法是什么?……
暑假里,我阅读了《邱学华怎样教小学数学》和《小学数学》等数学教学、教育专著,著作中的教育教学观点给我许多启发。邱学华先生是尝试教学理论的创立者,他的数学教育思想可以概括成六个方面:第一,培养“一个兴趣”(即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喜欢学数学);第二,狠抓“两个基本”(即口算基本训练和应用题基本训练);第三,体现“三个为主”(即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练习为主);第四,做到“四个当堂”(即当堂完成作业,当堂校对作业,当堂订正作业,当堂解决问题);第五,应用“五步教学法”(即尝试教学法);第六,实施“六段式课堂结构”(即基本训练,导入新课,进行新课,试探练习,课堂作业,课堂小结)。这六个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系统化、科学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学数学教学新体系。
邱先生对尝试教学法进行了长达40年的研究,其中精彩的言论数不胜数,就课堂教学基本操作方法给我的启示是:
1、上课首先要上得有趣。“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使学生喜欢数学。如果学生都喜欢数学,连你都喜欢了,你就成功了。”外在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赞赏、激励的办法,使学生树立学得信心。千方百计地去表扬学生。内在方面,要依靠数学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尽可能采用趣味题、游戏题、智力题和思考题,使学生在“练中生趣”,这种由内在方面发生的兴趣,是学生自身的需要,才能够持久下去。
2、狠抓两个“基本”。其一是口算基本训练。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每堂课开始用3至5分钟进行基本训练。其二是应用题基本训练。可采用数量关系训练、选条件训练、变式训练、说理训练、选式训练等方式。
3、活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课堂教学中要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充分让学生自主活动,课堂就活起来了。
我准备采取这样的教学措施:
(1)、及早出示课题,提出教学目标。上课一开始,立即导入新课,课题出示后,简要提出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这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有了注意方向,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2)、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可设计尝试题结合预习引导学生自学课本,自学后及时检查与评价。
(3)、先让学生尝试,鼓励创新精神。改变“教师先讲,学生听懂了以后再练”为“先练后讲,先学后教”,这是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办法。学生不受老师讲解的束缚,可以尝试出各种结果,这就为学生留有创新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4)、改变“教师带着学生跟着教案走”为“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课堂上允许学生抢答,主动上黑板板演,可以走出座位去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5)、鼓励学生质疑,发展学生思维。要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并鼓励他们敢于提出问题,培养不懂就问的勇气和习惯。质疑的时间可安排在预习检查和自学课本后,还有教师讲解和全课结束前。所谓“教学、教学、教学生学;学问、学问、引学生问”。
(6)、组织学生讨论,增强合作意识。留有充裕时间让学生讨论,不要走过场。有不同意见可以争论,让学生畅所欲言。说错了,也要设法让学生体面地坐下。
(7)、控制教师讲话,多留练习时间。教师讲话太多,势必占用学生练习时间,当堂做不完只能留到课后去做,这是造成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始终降不下来的原因之一。教师讲话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留30分钟让学生活动。一堂课学生要在练中学,教师要在练中讲。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
(8)、练习当堂订正,及时反馈矫正。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学生当堂练习,当堂校对,当堂订正,这种学习方式进步最快,也是课堂教学达到高效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学生在课堂上做作业,环境安静,精力集中,当堂消化吸收,当堂消除错误的痕迹,做到既收效快,又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
(9)、加强动手操作,运用现代手段。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儿童的思维发展阶段是按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三个阶段发展的。学生能够一边操作,一边学习,这也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表现。多媒体课件,超越时空,营造丰富多彩的情景,使学生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但是它只能是辅助手段,不要喧宾夺主。
(10)、内容不要太多,把握教学节奏。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应该“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切忌内容太多,起步太快,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