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9下6第二十一课曹刿论战.ppt

发布:2017-04-21约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 《左传 》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第1段写曹刿战前“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1、这次战争是由谁指挥的?根据何在? 2、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曹刿是如何 帮助庄公选择战机的呢? 3、齐师败绩时,曹刿为什么不让鲁军马上 追击?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他视 到什么?望到什么?;1.这次战争是由谁指挥的?根据何在?;3、齐师败绩时,曹刿为什么不让鲁军马上追击?;概括第二段:;根据板书提示 背诵第二段;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是个省略句,试补出必要的成分,保持句意完整。 2、鲁国获胜后 ,“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 3、鲁国获胜后, “公问其故”,曹刿是如何解释的?;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是个省略句,试补出必要的成分,保持句意完整。 ;3、鲁国获胜后, “公问其故”,曹刿是如何解释的?;概括第3段:;根据板书提示 背诵第三段;总结归纳;3.纵观全文,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哪些? ;1、曹刿是怎样的一个人? 请说出理由。;2、怎样评价鲁庄公?他是昏君吗?;3、本文的详略安排有何特点?;(1)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2)( )乃入( )???( )。 (3)( )问:( )何以战? (4)必以( )分( )人。 (5)民弗从( )也。 (6)( )忠之属也,可以( )一战。 (7)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 。 (8)一鼓作气,再( )而( )衰,三 ( )而( )竭。 ;所在句子;伐 ①齐师伐我 ②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安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②安能辨我是雄雌 加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②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齐师伐我—— 未能远谋—— 齐人三鼓——;下视其辙———— 三而竭———— 故克之———— 难测也———— ;惧有伏焉—— 望其旗靡—— 彼竭我盈——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